第258章 近况如何(2/3)
,宁王与肃王皆为初代边疆之王。”
“若有所图,只需静观其变,然在我看来,初代边王反而是诸藩中最稳重者,心思慎密,不易妄动。”
“倒是那些……二代、三代亲王郡王,似有蠢蠢欲动之势。”
朱高炽心中一凛,蓦然忆起先皇驾崩前所言。
心中顿时涌起不祥之感。
朱高炽心中陡然一沉。
先皇临终之言,至今仍历历在目。
他一直自认是个幸运之人。
身患顽疾,却承大明储君之位,虽坐此位二十载,却成为兄弟间嫉妒的对象。
娶妻虽管束稍严,但在大事上始终支持于他。
膝下儿女十余,皆为人中翘楚。
长子虽令他失望,但其余几子展现出和睦的一面。
尤为重要的是,他育有如朱瞻墉这般卓越之子。
朱高炽有时觉得,命运对他甚是眷顾,几乎未曾费力便已胜券在握。
然而先皇临终之语,却在他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长子之鉴,他一直提防其他几子对朱瞻墉心存异念。
朱高炽不愿其他儿子步长子后尘。
先皇之言显然是在警示他,其子中有人正踏上长子的老路!此情此景,朱高炽怎能不忧虑?
如今虽大明本土已无藩王,但远在中亚的藩王,手中权柄较以往更为庞大。
如今的藩王,可谓兵权在握,权柄在手。
除粮食兵器掌控于朝廷,其余皆可视为微型王国。
一旦动荡,必是一场浩劫。
虽不至于波及大明本土,但损耗国力在所难免。
最重要的是,朱高炽惧怕,其他藩王郡王作乱,他尚可置之不理……
万一其中有他的儿子参与其中,他朱高炽又该如何?难道要效仿先皇,斩杀亲子吗?在这方面,朱高炽实难做到。
他没有先皇朱棣那般铁石心肠。
手心手背皆是肉,割舍之痛,锥心刺骨。
念及此,朱高炽望向朱瞻墉问道:“可知有哪些藩王涉事,你调查的那个‘公子’是否已露端倪?”
朱瞻墉闻言皱眉思索,答道:“尚不明朗,不过已有数个嫌疑,先观察一阵,父毋忧,中亚难以掀起大浪,今日之大明非三年前,那些自视甚高的藩王自以为兵强马壮,真要有所行动,我会教他们何为做人。”
朱高炽微微点头,问道:“你几位弟弟近况如何?”
朱高炽对自己的儿子们始终关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