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已有不臣之心(2/3)
此卑贱?况且那人虽工于心计,却仅凭朝廷对他的疏忽防范,一旦太子有所戒备,你以为此人尚有半分生机?”
“况且,投靠他对我们有何益处?论智谋,论心机,论对大明,对吾等藩王更有利者,太子远胜此人。”
朱盘烒忆起在京都时所见的朱瞻墉,思虑过后不解问道:“父王,那你为何不直接告知太子,还可令太子铭记我等恩情。”
朱权冷笑道:“愚昧!其一,我为何要告知太子?虽不希望大明内乱,但我亦无需做那好人。毕竟,我与先皇间确有嫌隙。”
“其二,我说了,太子便会信?空口无凭诋毁那人,你觉得他会信我,还是信那人?论亲厚,那人与太子的关系远胜我等,届时我们非但做好人不成,反惹一身腥臊。”
“其三,你以为先皇未查出端倪吗?你太低估先皇了。若已查明,先皇不言,必有深意。我若轻举妄动,恐怕反将自身陷入险境。”
“如此说来,如今我们出力或不出力皆难讨好,倒不如静观其变,联络其他藩王,稳固自身。”
“待朝廷需我等出力之时,再出手,那时才是真正的立功之时。”朱权说到这里,略显懊恼:“只是十四弟,头脑竟仍如此顽固,我联络他只为自保,他却视我为何人!”
言罢,朱权望向儿子:“往后,我不愿再听你提及造反之事,哪怕心中有此念亦不可!否则,你害的不止是你一人,而是我朱氏一门。”
“我言至此,若你仍无法消除心中贪念,我便不得不考虑另择继承人了。”
朱盘烒闻言连忙点头:“父王,孩儿明白了,日后绝不提及此事。”
朱权点头,郑重道:“希望你能记住今日之言。”
“是!”
……
同样的场景,出现在中亚各藩王的领地。
朱棣的离世,使得中亚局势变得诡谲万分。
各路藩王纷纷站队,支持朝廷者有,暗中勾结不明势力者有,持中立态度者更是不在少数。整个中亚形势变得扑朔迷离。
京师,紫禁城,御书房内。
昔日朱棣所在之地,如今已归朱高炽所有。
朱高炽甫一登基,便大赦天下,朝廷事务依旧井然有序。毕竟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对朝政早已了如指掌。虽新登基,千头万绪尚需他决断,但朝廷核心体系并未混乱。
除先皇大丧之事外,朝政与王权大致如常。
御书房内,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肃立。
朱高炽皱眉审视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