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康熙训子(2/3)
的历史,好像提到过,少数民族当政时,民族矛盾加剧。
统治者要么**,要么实施仁政拉拢。
但不管用什么政策,清朝旗人骨子里的优越感都会在。
而且,林棠猜测,如今朝堂之上的大臣,汉人应该屈指可数。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麦田闻言,眼泪顺着眼角滑落,跪下说:“今日是奴才僭越了。奴才相信公主,也愿誓死追随公主。”
林棠抬抬手,“我信你,日后不必说这些,有这功夫多锄锄地就好。”
麦田转涕为笑,起身去干活了。
林棠转身,去屋里看了看今年刚收上的番茄和辣椒。
她本来打算等麦种产量能达到一亩地五百斤时,再去找康熙。
毕竟,现如今的冬小麦产量大多还是因为肥料的作用,而不是她选出麦穗较多的植株杂交的结果。
但听过麦田的话后,林棠又换了个想法。
既然目前用一些能制作出肥料就能让麦种的产量增加,那她何不尽快把肥料通过康熙公之于众,让百姓日子好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想要小厨房了。
去年和今年收的辣椒晒干后也有一斗了。
今年刚收的番茄还水灵灵的。
要是内务府动作快的话,她应该能吃上心心念念的辣椒和番茄火锅。
还有,她想求康熙让郭贵人见一见胤?。
郭贵人自打去年十月,胤?走后,便再也没哭过了。
林棠起初还以为人被刺激的傻了,后来她见郭贵人每日除了锄地、给她读书外,按时用膳按时睡觉,便琢磨她当初说的应该是认真的。
她想好好活着。
人活着才有希望嘛。
林棠心思转了几个弯,她让小田子提着四斗刚收的冬小麦,带着麦田往乾清宫走去。
乾清宫里,康熙正在考察太子、胤禔、胤祉和胤禛的学问。
“礼者,体也。太子,这句话作何解释?”
十一岁的胤礽到了变声期,他夹着公鸭嗓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以为‘礼者,体也’是说君子要把礼仪当做自己立身之本。”
康熙微微颔首,余光瞥见胤禔心虚地翻了个白眼,胤祉跃跃欲试,胤禛面无表情。
他随意翻了几页《礼记》,转头看向胤祉问胤禔:“胤禔,你来说‘凡事豫则立’是什么意思?”
胤禔傻眼,嘴角的笑僵在了脸上,他明明瞧见皇阿玛看向三弟,怎么问的却是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