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大唐的土地纠纷(2/3)
“李卿,你觉得如何?”
“陛下圣明,臣以为可行。”
“那派谁去都里镇?”
“此事交给张巡即可,张巡守沧州,沧州有浮水入海,可以走海路抵达都里镇,如此也不需要再分出一个独立的军镇,悬在海外的都里镇也能更好地管控。”
李倓正有此意。
李倓却补充道:“仅仅只是张巡的沧州兵马恐怕不行,北方人不熟悉水性,造船工艺有限,依朕看,让萧家参与进来,更好。正好现在江东也设立了不少造船坞。”
李倓看了李泌一眼,道:“这件事交给你去安排。”
“是。”
众人一边往前行,一边议论之间,前面的田野间却传来声音,那里聚集了许多人。
李倓指着前面问道:“发生了什么?”
“我派人过去看看。”一边的武意说道。
不多时,武意回来了。
“三郎,前面因为田地起了纠纷。”
“田地?”李倓疑惑地看了一眼许远。
许远说道:“可能是分田不明,归属问题。”
“这里是何处?”
“已经抵达经城县,上个月叛军南下,经城县不少人南逃,大约有一些田又空置出来。”许远说道,“从去年到今年,这种事在河北各州都时有发生。”
李倓回头看了一眼,问了许远一句:“我们出行,没通知下去吧?”
“没有,都严格按照圣人的嘱咐,担心下面的官员借机献媚而扰民,所以一切从简。”
“好,走,我们前面去看看。”
许远却道:“圣人,这民间纠纷,可能出现冲动者杀人之事,您还是应该回避回避的。”
许远这话倒是没说错。
什么叫敢不敢?
矛盾一旦激发,那就不是敢不敢的问题。
人一旦上头,肾上腺素飙起来,还想敢不敢的问题?
“这话你应该去问问史思明!”说完,李倓拉动缰绳,便带着一群人往前面行去。
田野间的人越来越多。
周围过来围观的也越来越多。
围观的基本上都是农民,他们身着布衣,汗流浃背,疑惑地看着前面。
“这里是井陉县发下来的手实,我可不是强抢民田!”
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男子,长得壮实,约莫二十几岁,腰间还佩戴着一把刀。
他说话的语气听起来客气,但却难以掩饰那高高在上的姿态。
手实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