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凭亿近人的好儿郎(2/4)
样,十八岁入行,石破天惊的直接从体院打青运会,再跳到奥运会。
连各级管理部门都没来得及跟他签下各种卖身契。
现在也不是当年那些规章制度不完善的时候了。
返程途中,其他运动员给燕青两兄弟好好科普了下当年那些幸运的前辈。
在全国年均收入只有几千块的时代,奥运冠军简直跟中状元一样稀罕。
落地就是百万起步,再国家队这边一套房,所属省份一套房,家乡一套,好些地方还有房地产公司跟着蹭热度的扎堆送房子。
各种企业奖励,纯金奖牌,值钱的呢!
稀里哗啦的一个冠军就能吃一辈子!
其实撇开镜头前那些耀眼夺目的冠军光环,这都是些没怎么深钻过文化课程的体育生。
只有极个别天资聪颖的后天可能会弥补些文化知识,大多数还是在繁重的训练项目外完全放弃了学习。
现在说起只有啧啧羡慕。
再也没有了,现在社会上对奥运冠军关注度下降得厉害,奖励也没那么丰厚了。
当时盖青云就嘿嘿笑,那是你们!
可以说从刚刚拿到奥运参赛资格起,燕青就在宋思雨的引导下,尽可能让这个冠军获利最大化。
甚至都没考虑过周边别人的奖励,光是把“五环体育城”这个项目盈亏经营起来,都是轻而易举价值多少亿的资产。
而前期他俩一共才投入不到六千万,现在就看挟一切热度、知名度,到底能把体育城的价值推到什么高度。
起码到这时候,燕青和盖青云都还认定自家的最大收益在体育城。
他们也是没见识到这个网红年代,如果做到了最顶级的网红会什么收益。
航班上还尽量轻描淡写的说这看似几千万的代言收入,其实都是要用到体育城项目之类。
然后抵达平京,还在跑道上滑行,空姐已经来提醒各位奥运冠军请换上统一的礼服,有盛大的欢迎仪式。
能有多欢迎
首先就是两部消防车,在机场跑道两边,喷出漫天水雾交叉成龙门,算是迎接飞机航班的最高礼仪。
然后都不用上机场廊桥,以接待国家元首的档次,铺上红地毯,上万市民云集在跑道边迎接奥运冠军归来。
虽然从燕青这个卧底的角度,很是觉得体育部门也不咋地,文化不高粗俗得很,问题很多弊端丛生。
但体育赛场就是和平年代的战场。
奥运代表团就是代表全国去世界战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