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冬天的第一顿火锅(2/3)
给倒上。
“这就挺好,生活艰苦的时候,连这个也喝不上呢。”
萧青阳是正经吃过苦,打过仗的人,对吃喝方面从来不挑。
开饭以后,张家的孩子们果然听话,父母给他们夹什么,他们就吃什么,碗里的吃空了,他们也不要,乖乖的等着父母再夹。
还是在杨白衣的坚持劝说下,孩子们才开始自己夹菜吃。
吃完了一顿新鲜的河鲜,杨白衣照例把酒菜钱全部结清。
张永贤倒也没说不要,这个年代大部分的干部,还没有养成大吃大喝的习惯,公社的干部到大队部吃饭,还要自带口粮或者钱票呢。
吃完饭走出房门,就看到那两个三轮车师傅,已经在院门口等着了。
告别张永贤一家,杨白衣带着家人坐上三轮车,直奔县城火车站。
东北的秋天本就很短,下了几场不大不小的秋雨,温度也慢慢的降了下来。
除了周凤英以外,家里其他人的棉衣棉被是不缺的。
杨白衣把从黑虎那里拿的布票和棉花票,偷偷的给了姥姥一些,让她这个当婆婆的做这个好人。
当第一场雪飘然而至的时候,七三年的冬天又来了。
社员们赶在入冬之前,开了五十亩的河滩地。
累是真的累,兴奋也是真的兴奋。
今年十亩地的向日葵,就给陈家屯带来了三千块钱的收益,明年五十亩,那就是一万五千块。
一口人就能分十五块,这年头农村最不缺的就是人,人口多的社员家庭,一家就能分一百多块。
等明年分钱了以后,还盖房子盖房子,该娶媳妇娶媳妇,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要说人家苟仁能当主任呢,天气冷下来以后,人家愣是从县城送过来一车煤炭。
不管他是出于真心,还是单纯的怕死,要讨好杨白衣,这件事人家做了,你就不能挑人家的理。
所以杨白衣也破天荒的给了苟仁一个笑模样,热情的留他在家里吃了饭。
为了这一车煤炭,杨白衣还特意去了一趟县城,一下买了五个煤炉子,还把萧青阳的收音机给买回来了。
坐在回家的火车上,杨白衣看着又背又扛的老乡,心里暗暗感叹着空间带给他的方便。
如果没有空间,一次买五个煤炉子,他是无论如何也带不回来的。
“大外孙,家里有柴火裤子,又有火炕,你花这个冤枉钱干什么?”
毕竟是老一辈革命家,杨白衣对她的孝顺,她是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