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别的弟弟太子不管,十三他可不放(2/3)
还吩咐人转告他,做好相关记录后就可以随意取用。不够的话,随时言语,他来安排。
当时他拉着传话的小太监问了十多遍,确定自己没有幻听后,眼泪都下来了。
呜呜呜。
他这辈子都没做过这么富裕的研究!
有小阿哥这句,以后他就不用抠抠搜搜再为了省铁退而求其次,降低甚至牺牲部分部件的功能了。
一个着意拉拢,一个有心讨好。
这俩简直双向奔赴。
气氛自然融洽。
乾清宫中,胤祄离开后,康熙这脸子可就撂下来了:“你们一个个的都听到了吧?臭小子且怀疑咱们的决心与能力呢!接下来要怎么办,不用朕再仔细叮咛了吧?”
诸皇子齐齐应承。
主要负责旗兵事宜的大阿哥甚至还当场立了军令状:“汗阿玛放心,但凡儿子经手一日,就必定严格一日。绝不让任何硕鼠毁了先帝优养八旗之慈心。”
一切犹如倩人代替、吃空饷、懈怠训练等事,就别想逃过他这双眼。
整顿军中的同时,也彻查在京旗人。
严惩违法违规事,一经查实,不管满汉都要受到严厉惩处。
该下狱的下狱,该出旗的出旗。
适龄该从军者,严行考核,编入新增佐领里。
然后才是积极操练,针对性提高全军的战斗与战备水平。
你说现在四海无战事,八旗兵马已经不少。正该适当裁剪,以减少糜费?
不不不。
虽然他们听了胤祄的心声,知道乾隆让汉军旗出旗为民的相关政策。
也知道那算是个减轻八旗负担的实用法子。
但情况不同,选择自然也不同。
历史线上的乾隆被四海生平的假象蒙蔽,以为天下安矣。
他们可听了小辅星的心声!
知道厄鲁特蒙古叛了又服,服了又叛,过几年就又要卷土重来、侵犯哈密、扰西藏。
清准之战来来回回打了上百年,给大清国力带来了很大损失。
必须严加防范。
北边沙俄也虎视眈眈。
且当年噶尔丹事,他们就没少跟着起哄架秧子。之前朝廷忙着收拾厄鲁特蒙古,怕他从中坏事才签了尼布楚条约
实无奈之举。
日后再有机会,说什么也得就这块地再重新谈谈。还有南边日益猖獗的海贼,海外蠢蠢欲动的诸国……
危机四伏着呢。
且需要大量精兵悍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