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强军之基(2/3)
深思,也认为此策切实可行。”
接着他又说道:“如今需要考虑的是,各级将官的任命和士兵的军衔定级。”
朱由榔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按照最新的架构来看,现有的将官数量将不能满足新的体系要求,尤其是营级以下,需要提拔大量基层将士。这对这些基层士兵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激励。
对于师级将领的任命,朱由榔决定从总兵、指挥使、副总兵、副指挥使中遴选,初步名单兵部已经梳理出来。曲级将领,可从参将、千户、千总中选拔,营级将领可从百户、把总里任命,队级将领可从总旗中选拔,什长、什副则可从小旗中挑选。
李定国听罢,感慨说道:“陛下改革军制诚合天时、地利、人和之宜。”
“天时者,大明疆土虽有失,民心犹附,国难临头,亟需强军以守社稷。外患频仍,变革之需愈急,今兹改革,正当其时也。”
“地利者,西南三省,山川险固,易于设防;两广之地,河网纵横,利于水师。此二者,用之为地利也。”
“人和者,废卫所之制,释军户之缚,使其得自由择业,深合军心。且新军招募,以志愿为本,以训练为基,足以鼓舞士气,增强团结。此乃人和之备也。”
两人越说越投机,不知不觉已经日上三竿,两人的肚子也呱呱叫出声来。
朱由榔闻声一笑,叫来门外等候的郭彤,吩咐道:“快去准备些点心和茶水,王兄与我讨论军务已久,想必也饿了。”
郭彤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端来了精致的点心和香茗。朱由榔和李定国边吃边继续讨论。
“陛下,论及军魂之养成,臣以为,除教化之外,亦当重实战之经验。”李定国边吃边说,“士卒于战场每胜一次,皆能增其信心与团结。”
朱由榔颔首称善:“诚如王中所言。实战经验,乃检验军队之最佳准绳也。吾等可定期举行军事演习,仿效各种战场之境,使士卒于无血刃之斗中习得成长。”
“论及保障,除军衔之外,亦需思他途以激励士卒。”李定国继而言之:“此等激励须公之于众,持之以公。士卒见其功绩得报,自当倍加奋勉。”
朱由榔沉思片刻,然后说:“王兄之言,朕亦有所深。可设军功奖赏之制,视士卒之贡献,赐以相当之赏。如此既能鼓舞士气,亦能昭示公正。士卒家眷,亦当予以优遇,赋予荣誉,并广为宣扬,使民以从军为荣。”
“陛下所言甚是,”李定国缓缓说道,“军功与荣誉,乃军旅之两翼,不可或缺。宜建立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