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传教风波(2/3)
方式——派发传单。他们将圣典中的教义翻译成中文,编成小册子,向路人分发,但效果甚微。首先,他们人手有限,传单的数量并不多;其次,贵阳城的普通百姓大多不识字,而识字的人又早已有了信仰。那些精心制作的传单,大多被当作了厕纸。
于是,毕方济和他的同伴们调整了策略。他们三人分成三路,在贵阳的各个集市上逢人便宣传,教堂招人,不仅包吃住,每月还有工钱拿。当然,前提是要放弃原有的信仰,转而信奉主神。
这一招还真奏效了。俗话说得好,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正值农闲时节,许多百姓无事可做,听闻此消息纷纷报名。至于信仰,那是什么?
毕方济三人也没想到,这招竟然如此有效。
但教堂毕竟不是慈善机构,他们经费有限,不能收留所有报名的人。他们只挑选了一些年轻、看起来相貌端正的人,认为这些人更听话,易于管理。
就这样,六个年轻人凭借外貌在教堂找到了一席之地。
起初,他们做的都是些杂活,还要每天学习圣典,生活显得枯燥无味。
一个多月后,情况发生了改变。
毕方济将派发传单的任务交给了这些国人,让他们拉人入教。
他们发现,本地居民对洋人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感,连孩子们见了他们都远远躲开,有的甚至被吓得大哭。
起初,这些人也没把发传单的工作当回事,权当是出去透透气。但到了月底,他们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毕方济奖赏了其中一名名叫杨二的人二两银子,原因是杨二拉了五个人入教。
这让其他人羡慕不已。晚上,等教士们睡下后,他们拉着杨二询问秘诀。杨二也不隐瞒,坦言这五个人都是他的亲戚朋友,大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到洋人这蹭口饭吃。其他人听了,顿时豁然开朗。
于是,他们也学着杨二,开始四处拉拢亲朋好友,一个个都成了拉人入教的高手。毕方济见每天都有十几个人表示愿意皈依,心情大好,对每个人都慷慨地赏了一两银子,并承诺,如果他们的表现出色,月底还有更丰厚的奖赏。
然而,到了月底,情况却急转直下。在杨二他们不遗余力的推广下,竟然有五百多人挤破了教堂的门槛,要求入教,而且天天来教堂蹭吃蹭喝,毕方济的钱包很快就见底了。
这下,那些新入教的人不干了,尤其是最初进来的那五个人,他们不仅没拿到承诺的奖励,连原本应得的月钱都拿不到了。愤怒之下,他们一纸诉状,将毕方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