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讨贼檄文(5/6)
此特地希望他能够私下探探朱由榔的口风。
白文选深思熟虑后,认为程源的建议颇有道理。他深知皇帝的行辕不仅关乎皇家的尊严,更关乎国家的稳定。于是,他又找到了冯双礼,将此事详细告知,并与之商议。两人一致认为,此事事关重大,应当尽快面见圣上,商议定夺。
于是,今日一早,白文选与冯双礼便一同前来面圣,将此事详细禀报给朱由榔。
朱由榔倒没认真想过这件事,他一向随遇而安,并不在乎住宿环境。然而,两位臣子对话却给了他一个提醒:行辕所在,终究是皇家威严的象征,不可轻率处理。
第一个方案,显然不妥。他初至贵阳,便大兴土木,这无疑会对帝王的威望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个方案,同样不可取。秦王虽然心怀不轨,但篡位之举尚未付诸行动。此次出征安龙,他高举“清君侧,迎圣驾”的大旗,自己也是以秦王“迎圣驾”的托词,大摇大摆进入贵阳。若将其定性为叛逆,岂不与初衷背道而驰?更何况,孙可望在滇黔两地仍拥有众多支持者,若此时将其定为叛逆,岂不是自增裂痕,给清军以可乘之机?
所以,两个方案他都否决了。
朱由榔沉吟片刻,心中已有定计。他深知,作为皇帝,每一步棋都要慎重考虑,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他需要一个既能维护皇家威严,又能稳固人心,同时不给清军留下可乘之机的方案。
见皇帝已有决断,两人便不再逗留,告辞而去。
翌日,在朝会上,朱由榔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诸位爱卿,朕初至贵阳,深知行辕所在关乎皇家威严,不可不慎。然而,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亦非朕所愿。至于秦王之府,乃秦王私物,今秦王在外为国征战,岂可觊觎。此事需从长计议,诸爱卿有何高见,不妨直言。\"
众臣听后,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都陷入了沉思。片刻后,兵部尚书程源,缓缓走出队列,向朱由榔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臣有一策,或可解此困局。”
朱由榔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程源道:“陛下可下令修缮行辕,但不必大兴土木,只需稍作修整,使之不失皇家威严即可。至于秦王之府,陛下可命人妥善保管,待秦王凯旋归来,再行归还。如此,既不劳民伤财,又能体现陛下对秦王的信任和期待,更能稳固人心,不给清军可乘之机。”
程源的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便响起了一片赞许之声。朱由榔也露出满意的微笑,点头称赞道:“程卿此策甚好,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