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李世民与臣子共驾魔力耕犁(3/4)
在田野间犁地。
日落时分,林邵泽成了拖拉机驾驭导师,引导着一群贵族老爷们体验这奇异的耕作方式。若非夜幕降临视线模糊,他们恐怕会乐此不疲直至次日黎明。
此刻的铁甲巨兽在他们眼中,已不再只是农耕器具,而是一场奇妙的冒险游戏。
入夜,林府的餐桌上,众人仍在热烈讨论次日的顺序,丝毫没有返回长安置身事外的打算。
晚餐后,李世民等人中有些依然参加夜间的知识研习,段纶自然也不例外。三堂课后,段纶脑中满是新的困惑,然而无人能解答他的疑惑。
离开课堂,林邵泽径直与李世民一行告别。
次日清晨,早餐后,不必林邵泽多言,李世民的队伍已迫不及待地驾驶铁甲巨兽驰骋田野。
只是这次李世民并未加入,林府正厅仅余林邵泽、李世民、李承乾及李渊四人,其他人皆前往田野一睹神奇的耕作场景。
李世民对林邵泽提议:“贤弟,我计划在秋季丰收后向图厥发起攻势,你是否还有更先进的武器?就像你记忆中那些火器,能否重现?”
林邵泽闻言反问:“你是问能否制造,还是问大唐的工匠能否做到?”
李世民被他的问题一时绕迷,理清思路后回答:
“当然是询问大唐工匠的制造能力,你自然是能够制造的。”
听罢,林邵泽沉思片刻,开始在脑海中搜寻,究竟哪款火器适合大唐当前的工业水平。
他首先想到的是98k,即毛瑟猎枪,但随即意识到98k的精妙工艺在大唐尚无法实现。
紧接着,他想到了引火线枪,但转念一想,虽然大唐可以制作,但这武器过于原始且弊端众多。权衡之后,林邵泽决定选择碎火石枪,它比引火线枪更为先进,威力更强,射程更远……
在一个遥远的奇幻世界,林邵泽对李世民道:“确实有两种魔导枪,依据当前大唐的炼金技艺,加上蒸汽机的助力,完全能够制造。”
李世民听闻此言,双眸闪烁出奇异的光芒,李承乾与李渊同样眼神一亮。
李世民急切地问:“快告诉我,是哪两种,它们有何差异?”
林邵泽接着解释:“首种名为火线枪,其优点在于制作成本相对低廉,但点燃成功率只有五成,有时会哑火。射程大约在百至百五十码,相当于百至一百五十米,有效杀伤距离约八十码,不过在雨雾天气下无法使用。”
“另一种称为燧石枪,它的点燃成功率高达九成,十发子弹中至少能射出九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