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卖衣服(上)(3/4)
进自行车里。钟鱼一路骑行,路过城市街道,穿过麦田,就是越往后面骑,路不平,钟鱼有些不适应,觉得屁股都要分成两半了。
她看见人就吆喝,没人理她也不泄气,这衣服质量,很是适合关注价格和质量的农民,钟鱼还是很有信心的。
钟鱼就是车技不熟悉,路上为了让一头牛,差点儿栽进田里,后面的路程,就放慢了一些。钟鱼估摸着自己骑行有二十多公里,得骑了快三个钟头,才在一个镇子停下,钟鱼怕离京市太近了,这老旧的款式,不好卖。
镇子不大,现在人们流行赶早集市。钟鱼到的时候,卖货的都不多了,大多是挑着扁担的老汉,多是自产的农产品,干货、扫帚、竹筐之类的。
钟鱼停在一个卖鸡鸭的大娘旁边。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问后面做面条的老板,来一碗汤面。就拿出一块布铺在地上,把衣服拿了出来。
旁边的大娘好奇伸过头,这年头这种加工产品还真不多。
大娘明显来了兴致,看了几件摸了摸,“小姑娘,你这个怎么卖呀。”
“一件衬衫2.5元,一条裤子2元。一套四块二。”
“大娘你摸摸,这都是纯棉布,再看着针脚,这都是京市国棉厂的做工,就是京市上档次的商场供货,也都是这个质量。你去供销社扯一块布,也得好几毛,还要收票,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一只鸡也就吃一顿,一件衣服,这种质量,能穿上好几年。走亲访友的看着也体面啊。”
大妈还有些犹豫,“我拿鸡和你换成不,一只鸡还一件衬衫。”
钟鱼可没有犹豫,这衬衫带回去也卖不出去,鸡在京市可好出售得多。
这样钟鱼的开门生意,是隔壁的大妈用一只鸡换的。
看着有人买,渐渐的也有人围上来了,全是农产品的地方,买衣服还挺新鲜的。还有人问钟鱼鸡蛋换不换钟鱼想了想摇摇头,这路上太颠簸了,鸡蛋还没到城里,全都碎了。
和周围的大妈们,稍微熟悉了钟鱼才知道现在赶集市也分时间,这个镇子一般三天一次,今天当集,但是钟鱼来的太晚了。
钟鱼今天来的晚,等到下午,才把衣服全部卖完,还收了两只鸡鸭。摸了摸口袋里八十几块钱,才有些踏实的感觉。80年代的个体户的确赚钱,难怪说80年的个体户,90年的股票,20年的房地产。
钟鱼也不敢耽搁,怕回去晚了,鸡出不了手,还得找地方养着。又打听了一下,下一个县城,离这儿多远。
钟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