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年轻人不希望被定义(2/3)
杨灵越捋了一下李玉的话,每一次的变革,共同的记忆造就了某些一致性,集体性的延续哪里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这也造就了电影审美的一致性。
“那如何定义未来的电影导演呢?你的观点是什么?”李玉接着问道。
“为什么要定义?不被定义才是未来的电影时代,也就是个人化的电影时代。”杨灵越笃定的说道。
这个话题深究起来是很沉重的,每个人都会对当下不满的时候,这个时候便会向往过去,也有人畅想未来,这个看个人选择。
停顿了一下后,杨灵越继续说道:
“希望不再有太大公共性的、影响到个人的变革了。”
李玉想说不要太乐观,个人化的、自由的电影时代只存在于美好的想象中,当一个政权变的不自信的时候,会掐紧想要表达的脖子的,或者干脆割掉老是说真话的喉咙。
电影又不存在于无政府主义中。
(这里指代犹太控制的媒体,参考巴以战争时美欧主流媒体的报道,请务必不要过多联想。)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
李玉认同杨灵越的观点,她也不想被定义。同时对于一个不满二十岁年轻导演的观点,也不想泼冷水,思想应该是自由的,不该被拘束的。
“李导,《苹果》今天会放映吗?”杨灵越问道。
话一出口,坐在对面的于波脸上浮现了一丝不自然的神色,老色批无疑,要知道电影节播放的可是未删减版。
“有的,一些入围的作品,每天都是循环展映的,不过《苹果》今天是下午两点首映,可以来看看。也有一些知名导演论坛,可以去听听看。”李玉很耐心的给杨灵越普及了一下。
“谢谢,吃完早餐,我就过去看看。”
“你住隔壁酒店?”李玉问道。
“对啊,李导也是?”
“对,我们剧组都是,今天都会陆续到达,你一个人的话,咱们可以凑一凑过个年。”李玉发出了邀请。
绝大多数的女人也不会对一个不卑不亢,且有才华的年轻帅哥抗拒的。
“成啊,那太谢谢了。”杨灵越笑道。
对面的于波更兴奋,范兵兵哎,谁不兴奋。
想想那个场景,看完《苹果》,再看真人,啧啧啧,介尼玛太好了。
互留了联系方式,杨灵越告辞离开,他得逛逛主会场去。
李玉则需要和制片人方励去卖片。
来到波茨坦广场,围满了被风吹的猎猎作响的会旗,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