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范蠡的离去:为何选择放弃一切?(1/12)
夫差听说越军已经入城,伯嚭已经投降,于是他和王孙骆以及他的三个儿子,逃到了阳山。他们白天赶路,晚上走,肚子饿得难受,口干舌燥,眼睛都看花了。旁边的人摘来生稻谷,剥去皮后给他们吃。吴王夫差嚼着生稻谷,趴在地上喝沟里的水,问身边的人:“我吃的这是什么东西?”身边的人回答说:“是生稻谷。”夫差说:“这就是公孙圣说的,‘不得火食走章皇’。”王孙骆说:“吃饱了再走!前面有个深谷,可以暂时躲避一下。”夫差说:“这个妖梦已经应验了,我命在旦夕,暂时躲避有什么用?”他们就在阳山上停下来了,夫差问王孙骆:“我之前杀了公孙圣,将他的尸体扔到了山巅,不知道他还有没有灵力?”王孙骆说:“您可以叫他一声试试。”夫差于是大声喊道:“公孙圣!”山中也回应着:“公孙圣。”夫差连呼三次,山中都回应了。夫差心里害怕,于是转移到了干隧。句践率领一千人追了过来,将他团团包围。夫差写了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越军。士兵捡到箭后交了上来,文种、范蠡二人一起打开信,看到上面写着:“我听说狡兔死,良犬烹。敌国如果被消灭,谋臣必定难逃一死。大夫为何不想办法保住吴国,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呢?”文种也作了一封信,用箭射到吴军营中,信上说:“吴国有大错六条:杀了忠诚的臣子伍子胥,这是第一条大错;由于直言敢谏而杀死公孙圣,这是第二条大错;太宰用花言巧语进谗言,而偏听偏信重用他,这是第三条大错;曾无故数次攻打齐国和晋国,这是第四条大错;吴、越两国同样受封于天朝,却不断侵犯进攻,这是第五条大错;越国谋杀吴国的前王,不知报答仇恨,却放虎归山,留下后患,这是第六条大错。有了这六条大错,要想不亡国,办得到吗?从前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肯接受。现在天把吴国赐给越国,越国岂敢违逆天意!”夫差看了这封信,读到第六个大过时,流下了眼泪,说:“我没有惩罚句践,忘记了先王的仇怨,成为了一个不孝的儿子,这就是天命弃舍吴国的原因!”王孙骆说:“我请求再去见越国的国王,请求他宽恕我们。”夫差说:“我不想恢复国家,但如果他同意我们做他的附属国,并世世代代侍奉越国,那就是我们想要的了。”王孙骆到达越军的阵营,但种和蠡不让他进去。句践看到吴国的使者流着泪而去,心中颇为怜惜,就派人去对吴王说:“我考虑到您过去对我们的情意,请您到甬东去,给您五百家,让您在这里终老。”夫差含着泪回答说:“大王您宽恕吴国吧,吴国也是您的属地。如果灭亡了国家,废弃了宗庙,而只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