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典籍》第二期开播(3/3)
:“但我也知道您熟读诸子百家呀。”宋应星笑着摆了摆手:“那都是年少时候的事了,我还是特别想知道,三百多年之后,真的有人在看我的书吗?”
节目这里两次询问,将一个先贤对于书籍的在意程度,展现的淋漓尽致。
吴畏肯定的答道:“当然有,我们后世几乎人人知晓宋先生的这本《天工开物》,这是后世公认,图文并茂的重要科学技术典籍。”
宋应星高兴地拍着大腿,苍老的身躯缓缓站起来,对着前方恭敬的行礼。
吴畏也感受到老人激动的情绪,于是站起来走到一旁,只听宋老说道:
“《天工开物》留传后世,可以告慰两位兄长在天之灵了。”
吴畏:“先生说的,应该是宋应昇先生和涂绍煃先生吧?”
宋老点了点头解释道:“正是两位兄长,这本书是我们三个人共同的愿望,共同的梦想。”
吴畏有些好奇的问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宋应星回忆起来:“年少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学有所成,造福天下,那一年……”
这时舞台灯光一变,吴畏他们所在的二号舞台灯光缓缓变暗,而三号舞台下层灯光亮起,大幕缓缓打开。
接下来演绎的片段,是宋应星年轻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坚定的决心。他是一个小神童,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这在江西考乡试时得到了体现,他考取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他的哥哥宋应昇比他大九岁,考取了第六名。
在乡试之后,宋应星与他的哥哥以及他们的一个好朋友涂绍煃一起前往京城参加会试。
三号舞台的上层大幕打开,观众们看到的是,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忙碌的码头。
在这个片段中,年轻的宋应星满怀憧憬地来到繁华的码头,准备乘船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在码头上,他并没有看到文人雅士们所期待的繁华景象,而是看到了农民和工匠们辛勤劳动的场景。
他看到了农民们挑着沉重的担子,工匠们挥汗如雨地工作,这些场景让他深感震撼。
在这个过程中,宋应星开始反思自己的学问和追求。
他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经书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真正的学问应该能够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这种“实学”理念在他的心中扎根,也为他后来创作《天工开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喜欢央台出道:重新定义巨星重新定义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