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历史小知识(五)(1/3)
【第五个问题,I为“123”的粉丝问“皇帝的圣旨要多久才能传遍全国?”
这个不一定,要看这个朝代的领土面积和当时的生产力相关。
同样都是从都城出发去领土一端,那领土大的朝代要走的路就会更多,时间自然也会更长。
同样的路,基础建设更好的朝代,马匹更能跑,就能更快一些。】
茶馆里,人们或是坐在大伞下,或是坐在屋檐下看这天幕。
有人说道:“但是皇帝老爷也不常下圣旨啊!”
“你懂什么,皇上属的话就是圣旨!只是大部分的旨意不用告诉咱们这些无关之人罢了!”
说话之人是个行商,常年走南闯北见识的比较多,众人听后都信服的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样啊!”
【比如说明朝就有过相关规定,比如到近一些的济南要求20天之内,稍远一些路还难走的四川行都建昌卫要186天内。
当然了,这也要算上命令到达后层层下发的时间,传旨的人就往州府跑,剩下的地方当地自己负责。
这也会产生明明离京城很近,但是收到消息却很晚的情况 ,啧,有点类似于快递的运输。】
快递?刘彻想到自己买的史书到货时,装书盒子上的“快递”,仿佛明白了。
这个快递,应该就是后世人买东西后商家给送来的方式。
【第六个问题,I为“可乐”的粉丝问“古代的县令可以直接杀犯人吗?”
走流程的话,当然是不可以的。
魏晋南北朝之后,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一般来讲只要关系到人命,那就只有皇帝才能做出最终决定。
而且死刑的流程相当的复杂,下面的机构只能说是判决,再将结果往上报,经过皇帝或是皇帝授权的臣子批准,才能实行死刑。
隋朝上报要三次复奏,唐朝京城周围五次复奏,偏远地区三次复奏,甚至死刑那天还可以再复奏。
即使是刑部这种中央机关,也不能绕过皇上直接判犯人死刑。】
汉朝
刘彻眉头微皱地看着眼前的天幕,不满道:“朕是不是被内涵了?”
毕竟他们大汉的死刑是2000石以上的官员才能得到皇上的批准呢!
【像是万历年间,朝中大事一开始都是由张居正来负责的,但是批准死刑这种事,他还是要让小皇帝亲自去勾选。
所以死刑这种事情在古代是相当严肃的。】
李世民叹息道:“毕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