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雍和宫(四)(2/3)
也不像是那群人说的那样啊!”一个农家汉子不解的说道。
他一转头就见身边的农人开始跪地磕头,瞪大了眼睛问道:“你……你这是在做啥?”
“给天幕磕头,让他保佑那个摊丁入亩快点实行到这边来!”说着他又双手合一,念念有词起来。
汉子一听也不纠结皇上是昏君还是明君了,赶紧也跪下来祈祷,希望政策快点过来,希望朝廷少收点税。
这样的政策有人喜欢,就有人憎恨,憎恨的人破口大骂,觉得天幕就是在胡言乱语,妖言惑众。
这些人的的谩骂姜澜溪看不见,他只是自顾自地讲下去。
【同样这个“官差士绅一体纳粮”也是非常不错的制度,但是这个制度的出现还是要说起当年的清朝初期。
当时清军入关的时候,清廷为了争取官绅们的支持,就给了他们一个福利政策:如果那些官员士绅愿意做清朝人,那么他们本人就不用服差役,家人也可以按照官员品级减免部分丁税。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政策在实行的时候逐渐变了样,不仅是官绅本人不用服差役了,他的家族都不用再当差服役了。
而官绅家中的丁税也不是减免,而是直接就不收了,就连那些黑灰色产业的“火耗银”,都会绕过他们家。】
听到天幕将这些事情挑出来说道,很多人心里发慌,纷纷开始叫嚷起来。
一个读书人恨恨道:“天幕不过是一个女子,竟也敢大言不惭,真是不知道她的父兄是怎么教导的!”
“说得对!一个女子抛头露面不说,还敢谈论国家大事,这简直是不知所谓!”身边有人附和道。
“这就是牝鸡司晨,牝鸡司晨!”
“乡亲们!”一中年男人振臂呼喊道:“镇上的刘老爷可是没少做善事,修桥铺路不说,遇到灾年还会给咱们施粥,这样的大善人被说成坏人,多叫人家寒心啊!”
一个路过的农人呐呐说道:“可那路是刘老爷要走才修的,而且过桥还得收钱呢……”
另外一个农人拉了他一把,“算了算了,让他们说说又能怎么样?要是惹怒了人家,他们打你一顿,你们家之后可怎么过?”
【这就很让底层百姓非常不满,凭什么干活的是我们,交钱的还是我们?
这极大的激化了当时的民间矛盾,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定。
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就是为了缓和矛盾,维护安定而推行的。】
“这个就属于安一安平民的心,大家相对公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