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华夏古代经济史(三)(2/3)
衣需求,基本可以实现了自给自足。
这种通常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在家庭中实行小型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也就是所谓的“男耕女织”,实现了基本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就是我们现在常挂在嘴边的“小农经济”。】
朱元璋听到这里,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作为底层上来的皇帝,他深知农人的不容易,也明白这个“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但凡遇到天灾**,农人们便可能会失去生计。
但是……这样的社会确是最稳定的啊!男耕女织有什么不好呢?
这一次,大明不会再有吸血的藩王了,他也会尽量改善一些不合时宜的法令,希望这些农人还是能够老老实实的为大明缴纳赋税,做大明的好子民吧!
【我们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小农经济是落后的。
它的规模小,而且很难扩大再生产,而这种家庭模式的农业、手工业也使得生产工具难以更新换代。
有些生产工具在汉唐时期可能是很先进的,但是这个工具拿到明清时期,肯定就是相对落后的了。
再者古代农民的要求是真的很低,他们渴求的也不过就是吃饱穿暖,所以他们很少有动力去扩大再生产。
因此,到了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就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
酒楼中,几个世家子弟正聚在一起看着天幕。
其中一人不屑的嘲讽道:“什么是要求低?明明就是那这个来掩饰自己的无能!”
有人附和道:“谁说不是呢?总是说什么土地是命根子,可有那么多的土地有什么用?最后不还是把日子过的苦哈哈!还没有我们家的下人过的好!”
“他们啊,就是一群没远见的懒货!”
众人顿时笑了起来,笑声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直戳那些在外面歇脚的农人的心。
他们的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这些个贵人才不会理会土地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更不会想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让他们日子变差的罪魁祸首!
他们的日子的确是穷苦,但这是因为他们懒惰吗?
不是啊!农忙的时候,太阳未出他们就起来了,月亮出来他们才回家,他们还不够努力吗?
是他们没办法改变啊!他们有记忆以来,就是种植这样的土地,使用这样的农具,他们怎么会知道还可以有改变的方法?
而且就是真有这样的心,他们也是承担不起改变失败所带来的后果啊!
可是那些官老爷们懂啊!他们不是说“士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