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明朝——万历(2/4)
量下降如此之多,就意味着税收将会大幅减少。可是国家需要资金来维持运转,国防建设、宗室供养、官员俸禄等等,无一不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持,怪不得国库没钱呢!
永乐朱棣也来了精神,开始准备抄后辈的作业了。
【这个“一条鞭法”也不是张居正一拍脑子就想到的政策,这个政策的雏形来自于嘉靖年间在“大礼议”里面站队嘉靖的桂萼,还在江浙一带推广过。
到了万历年间,张居正开始推行完全体的“一条鞭法”。
这个“一条鞭法”特点就是把一切化繁为简,不但简化了赋税计征标准,还将赋役合并征收,使用“量地计丁, 计亩征银”,在劳役上“取消力役, 官为佥募”。】
“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 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
“历史影响深远的变革”
“属于差一点就把明朝救起来了”
“这个政策也算是顺应时代了”
“这玩意给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唐朝
李世民也开始和大臣们讨论起这个“一条鞭法”来,大臣们相视一眼,后列一位年迈的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我大唐当前所实行的租庸调制度已然十分完善,更重要的是契合现在的大唐。”
李世民认同租庸调制度与现在的大唐相契合,但是他深知租庸调制度的局限性。
这种制度固然在现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它毕竟是需要与均田制相配合的,一旦均田遭到破坏,整个制度便会崩溃。
他不觉得大唐就没有土地兼并,所以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
若能在“一条鞭法”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种更为优越也更适合大唐的税法制度,将来也可传给子孙后代,造福万民。
宋朝
赵匡胤一听这话,双眼顿时放出光芒来,哎呦,这个也靠谱!
两税法虽然好,但是这个“一条鞭法”看起来也很不错啊!
反正现在的大宋也没那么多的世家了,大宋也只是刚刚开国,又不是完全的照搬,那借着天幕的东风也不是不能实行!
天幕说明朝之所以能够推行这个税法,是因为明朝那个时候经济逐渐繁荣起来了,可是在商业领域他们大宋……那可是天幕盖章过的商业发达啊!
“这不就是赐予我大宋的税法嘛!”赵匡胤喃喃自语道,眼中满是兴奋之色。
明朝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个“一条鞭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