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明朝——蛐蛐成化(三)(2/4)
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环境中,总会有人被养大了野心想要称孤道寡,也总会有人被逼到极致振臂一挥。】
唐朝
李世民说道:“其实这种流民,没什么战斗力。”
拿不到武器,没有经过训练,甚至连命令都不一定会听,这样的人上战场怎么对抗平叛的军队呢?
但是流民的基数太大,按下去一波还会再起一波,循环往复。
【成化元年,荆襄流民领袖刘通聚众4万人起义。
明廷派朱永前去平定叛乱,而所谓的起义军多半是赤手空拳的乌合之众,明军很快就解决了此次暴动。
朱永让流民们在附籍和发回原籍之间二选一,选择附籍的流民相对多一些。
周围几个府的官员不想花那些时间精力去编排里甲,所以互相推诿,这就使矛盾一直没能解决。
于是成化六年,流民领袖李原揭竿而起,“流民附贼者至百万”。】
这话一出,各朝的百姓群情激愤,怒骂天幕所说的狗官,尤其是景泰年间的荆襄流民。
他们是有机会安定下来的,居然就被这样轻易的毁掉了!
“他们为什么不想耗费精力,不就是不把咱们当人看!”
荆襄地区没有官府辖制,很多长居于此的流民对外面的官府并没有那样的敬畏。
不管这些人想不想做编民,心中都无法接受官府对他们的蔑视。
【明廷这一次派项忠征讨叛军,项忠一边进攻起义军,一边派人入山到处宣传,说官府会对流民开垦的耕地予以承认,只要自愿出山,一律不予追究。
其实流民们的愿望大多也只是好好活着而已,眼见不拼命也能实现这个愿望,自然是愿意听从官府安排的,他们纷纷出山。
但是项忠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他将流民们一概遣回原籍,而不服从的流民,直接杀掉。】
“啊……这”
“政治信誉不要了”
“后面的官员不得死命的弹劾他”
“弹劾了,但是成化一直不管前线将领的”
“这还挺好的”
宋朝武将:羡慕……羡慕两个字,臣已经说倦了!
别的怎么改他们管不了,但是能把阵图这个事给改掉,他们绝对是心满意足了!
朱瞻基对此也是满意的,经历了“土木之变”的打击,他非常推崇“术业有专攻”这个观点。
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干就行了!
【但即使是在军事镇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