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明朝——Juddy二三事(二)(1/4)
【历史上有很多虽然不太会做皇帝,但是会平衡朝堂溜大臣的皇帝,主打一个“管我死后洪水滔天,反正我在位的时候没亡国”,他们至少是具有一定的能力。
但是朱允炆他很有意思,他没玩平衡朝堂那套,而是直接去扶持弱势的一派,还是在自己没能完全掌握朝堂的时候。
他好像太过急躁了,削藩也是这样的,他上位之初朱元璋余威还在啊!
朱元璋为了给他铺路,甚至临死前下了一道圣旨,让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就算是他这个爹死了,儿子们也不许离开封地,更不许到京城来给他奔丧。】
朱元璋叹气,虽然舍不得动儿子们,但是自己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再不行那就是允炆自己的问题了!
汉朝
刘彻:“削藩,他为什么不用推恩令?”
难道推恩令有什么缺陷?可是天幕里那些人把推恩令算作功绩的,怎么也不可能有太大的缺陷吧!
下面的朝臣也拿不准,纷纷讨论起来。
“或许是怕来不及?藩王反抗?”
“难道武力削藩就不会被反抗吗?”
“或许是国情不同?”
唐朝
李隆基(开元时期)都无语了,握着他做梦都梦不到的好牌,却打成了这个效果,真是个奇人!
朱允炆作为次子,他上面优秀的长子哥哥没了;作为庶子,他的嫡母没了;作为嫡长孙,他的老爹没了。于是他直接被定为了储君,这样的人生谁能不叫一生爽?
更爽的是,作为储君,他爷爷为他扫清了大部分的障碍,叔叔们虽然还在,但也没有过大的权力;功勋集团几乎被扫清,朝堂上的留下的基本对他不具有威胁,他上位便能手握大权。
这样的天胡开局,他就想不到怎么输!
就算是非要武力削藩,他不是更应该先抓牢武将们的心吗?朱元璋在前面大杀特杀,他在后面收拢人心,多好的机会啊!
可朱允炆却没有安抚武将,反而抬高文官的地位,这还有谁会愿意帮他平定叛乱啊!
【朱允炆刚刚登基,年号还没改呢,就先把他五叔给削了,废为庶人,迁往云南。】
此刻还在看笑话的朱橚:“???”
等等,为什么第一个削他?
就算他在封地,也知道自己有几个兄弟干了不少的荒唐事,他这几年也算是安分守己,凭什么大家都欺负他啊!
朱橚心里是真的委屈,这侄子还够贴心的,居然又给他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