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苏堤春晓(七)(2/4)
且经过天幕的只言片语,他也知道了变法是必须要变得,但是怎么变却是门大学问,大宋的土壤无法开出商君变法那样的花朵,这一切都急不得,得找人细细商议,慢慢的改革。
这个苏轼一定得弄回来!让他给新法查漏补缺之后再实行,也许会更好一些,
……
高太后也是颇为动容,其实她现在心里百感交集,她是不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但是如果不变法,无法摆脱现在的窘境,北宋还是会灭亡。
似乎他们能够选择的只有继续变法一条路。
“估计官家会将苏轼召回来,重议变法之事了!”
向皇后倒是惊喜:“那太好了!苏仙此次回来定能得到重用!”
听着向皇后话语中的喜悦,高太后无言,算了,这个孩子的政治嗅觉还不如她呢!
【旧党厌恶他,却拿他没什么办法了,因为这个时候的苏轼,他背后有人!
他背后站着的是当朝实际的掌权者,临朝听政的高太皇太后。
高太皇太后想要保人,能让人轻易就给搞下去?】
“苏轼的一生:弟弟捞捞,太后捞捞”
“有谁不知道站在苏轼背后的太后天团吗”
“曹病重给苏轼求情,高更是死保苏轼荣华”
【是的,高滔滔这个人风评怎样咱们不提,但是她说护着那是真的护着啊。
可是呢,天子脚下大臣多,那事儿就多。
所以,新旧党争之下又出现了蜀洛党争,这事的起点就是苏轼与程颐的结怨。】
“国都要亡了,他们还在这争呢”
“思想的碰撞变成了官员之间的碰撞”
唐朝
李世民都要无语了,宋朝,你们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这国家的现状都已经不容乐观了,你不说劲往一处使就算了,怎么还能内斗不断呢?
【司马光上位没多久,就去世了,作为党派首领,他最后也是跟随他的老对头的脚步,配享太庙了。
而那一天,大臣们在明堂祭拜完了之后,就准备去给司马光吊唁。
但是这时候程颐却跳出来,跟大臣们说今天完成了明堂祭拜大典,就不能去祭祀司马光。
这就很离谱了,你别管司马光做的是好事坏事,但人家这一辈子的确都搭在了大宋身上,更何况人家司马光曾经还举荐过程颐,也算是对他有知遇之恩了。
结果司马光这边一没,程颐就搞这死出,别说苏轼了,就是一起过来的大臣们都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