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武侯祠(完)(2/3)
“呜呜呜好好哭”
“这就是华夏的浪漫吧”
【诸葛亮殿的门口,有一幅巨大的对联,这是中国的十大楹联之一哦。
进入殿内,横梁上写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八个字取自诸葛亮写给诸葛瞻的《诫子书》。
《诫子书》作于公元234年,武侯写完之后没多久就病逝在五丈原了。
二十九年后,三十八岁的诸葛瞻和长子诸葛战死于绵竹,绵竹那边还有供奉他们的双忠祠,与武侯祠遥相对望。
而位于诸葛亮像旁边的,就是诸葛瞻和诸葛尚的塑像了。】
“我都没听说过哎”
“这么说的话,亮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九岁”
“怪不得呢”
【武侯的一生还有很多传奇事迹,比如他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发展南中经济,兴修水利工程,还教当地人使用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
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诸葛亮与佤族的故事。
诸葛亮平定了南方的叛乱后,曾与当地少数民族之一的佤族部落首领卡那曼卷达成协议:佤族人归顺并效忠蜀汉朝廷,为蜀汉镇守地方,而蜀汉朝廷则在必要的时候出兵支援佤人,并册封卡那曼卷为佤族之王世袭罔替。
从此以后,佤族子孙遵守承诺,世世代代守卫着西南,论中原王朝如何更替,佤人子孙都始终不曾反叛。
直到西方殖民者将殖民掠夺的魔爪伸向了蕴藏着矿藏资源的云南。
以班洪王为首的各部,联合发出了《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
以效忠崇敬 “阿祖阿公”诸葛亮的名义,组成了联军对英军反击,最后击退英军,保全了中国领土。
时至今日,佤族同胞依旧崇拜着诸葛亮,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诸葛山”、“孔明山”等诸多地名呢。】
“讲义气 有气节”
“佤族的兄弟姐妹是好样的”
“其实也不只是这一个原因,班洪的银矿被英国佬抢了啊”
“但你不能否认诸葛亮的影响力”
“这是近两千年的情谊啊”
诸葛亮满是感动,他何德何能呢?竟然让一个部族这般尊敬?
他……一定不负主公信任,不负后人期盼,一定会做到更好!
【好啦,宝贝们,今天的直播到这里就结束啦!拜拜!下次再见吧!】
天幕结束后,人们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但这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