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指南针与火药(四)(2/5)
乾隆八十大寿时,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子爵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出使中国。
他们向清朝赠送了一批国礼,其中包括:毛瑟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
而这时候的乾隆却以无先例作为理由,拒绝了英国的要求。
因为乾隆认为华夏是天朝上国,不需要外国的商品就可以自给自足,所以华夏和英国根本就不存在平等贸易的基本条件。
马嘎尔尼使团在北京、天津、东南沿海地带做了大量的调查,这甚至包括了我国的民歌和植物种类。
他们见识过华夏沿海的军事力量后,认为华夏军队的实力是不堪一击的。
马嘎尔尼对这趟\"失败\"的中国之行有很多想法,最后做出判断:华夏帝国只是一艘破旧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他甚至断言,中国将会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岸上撞得粉碎。
从那时起,我们的国家开始逐渐远离\"世界文明\",中华民族从世界的一等公民开始暂时的滑向二等公民。】
乾隆:“可恶的英国人!无礼至极!”
他对于英国佬做出的判断很是不满,天朝上国!本就不需要与英国通商!他们竟敢不服!
看着大臣们低下的头,乾隆只觉得自己心中隐隐有些觉得害怕。这天幕……这天幕在动摇大清的统治!
这是迷惑众人的妖言!
“来人!派人将百姓赶回家中,不许百姓看天幕!若有违者,满门抄斩!”
面对暴怒的乾隆,也没人讲什么京外地方是来不及通知的!天幕的声音无法隔绝这类没用的话语。
领命的大臣只是领着御林军将京中的百姓赶回屋中,百姓们沉默的回到家中,紧闭门窗,可是天幕的声音又怎么能听不见呢?
这不过是他们皇帝陛下的掩耳盗铃罢了!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也就是珍妮机,揭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纺织厂开始遍地开花。
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可是英国那么大,过剩的销量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卖到国外去!
于是英国为了夺取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