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诗人于唐朝——杜甫(二)(3/5)
吧”
“老杜不是那样的人”
“能看到人民苦难的人,怎么会压迫人民?
天幕下的权贵们很是尴尬,这也太打他们的脸了!
唐朝
李世民:“……”
长安城下的百姓,还是官吏之子,这样的人被饿死了!更不用说普通百姓了。
总感觉接下来会有大乱子发生,大唐是不是要完蛋了!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吧,反正他也不能去掐死那个孽障!
他拿起毛笔,将这句话写了下来,隋朝末年战乱丛生,他是见过底层百姓们生活的,如今日子安稳,难免让他有些忘记当年的心情了,把这句诗张贴在太极宫中,也好时刻警醒自己。
另一边的杜审言:“我的孙儿!我的孙儿怎么就这么惨哦!”
赶回家找父亲的杜闲见自家老爹的模样,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凑到杜审言的身边宽慰道:“阿耶,你快起来吧,这些事情还没发生呢!”
……
杜甫心情复杂,他未来的妻子还没有嫁给他,他就已经知道了两人的幼子会被饿死,这亲是结还是不结啊,而且他怎么感觉这有一种王朝末年的气息呢?
不能吧,他们陛下是个有为的帝王啊,他们大唐四海升平,万民欢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感觉呢?自己真是脑子不清醒了!
(*杜甫的时间是开元二十四年之后,李隆基的时间是天宝六年)
另一边的李隆基看到这句诗之后,心里满是不满,他能理解杜甫的儿子饿死后的悲痛, 但你再是悲痛,也不能写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吧,你儿子饿死了,你去怪你爹不给你恩荫啊!你去怪李林甫玩弄权柄蒙蔽君上啊!你去怪自己挣不到钱维持不了生计啊!
为什么要强行把问题发散到整个大唐!还牵扯到他这个皇帝身上!这愤世嫉俗的模样真是太过分了!
杨国忠虽不如李林甫那般善于琢磨君王的心思,但他又不傻,察觉到李隆基的不满,连忙上去宽慰:“陛下,那些个文人面对君王时就是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好显示他们的正确!这种负面的文章肯定的他们的喜欢,所以这人才被叫做诗圣!”
“前面的哪个皇朝没有权贵?哪个朝代的权贵不是奢靡成风的?”
“大唐在您的治理下,百姓的日子过得可是比从前好多了!”
“这个杜甫竟然盯着不够完美的一面批判,完全不理陛下一手缔造的盛世之景,太过可恶!”
主打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