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古今医学(六)(2/3)
减少了墓葬被盗的可能,三是万一日后自己的墓葬还是出现了问题,那被后世考古的时候自己还能顺势出个名。
魏征则朝李世民拱拱手:“陛下,天幕说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那文化也应该有同样的作用。日本抢夺我华夏书籍,就是在抢夺我们的根,其心可诛!”
李世民微微勾起嘴角,“朕知道,朕不会对日本放松警惕,虽然不知日本是哪个小国,但应该是就是唐的附属国,我们继续看天幕,总会找到日本的痕迹。”
【到了现代总有人说些泄气话,说什么中医无用,可一些名医的医学技术,到了现代也有借鉴。
比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这本书中对疟疾的种类和症状有详细记载,大概30多种治疗方剂,其中一种就是青蒿,也就是华夏第一个医学诺贝尔奖的那个青蒿素。
天幕上出现了一位白发男人将手中的奖杯递给了一位年迈的华夏女性,这位女性是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华夏本土科学家。
如果用拯救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名科学家的伟大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全世界的疟疾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福音!
屠呦呦站在讲台上说:“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屠呦呦接受采访时,详细地介绍起青蒿素的灵感来源,正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生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注意到了使用青蒿不用煎煮,所以从青蒿中低温萃取出了青蒿素,制成了高效、速效、低毒的新型抗疟药。】
比起老古董们们复杂的想法,百姓们就直接多了,对着天幕拜了一拜,毕竟以他们这种家境,得了疟疾就等着死吧。
即使现在还没有这个青蒿素,但是相信他们的神医也能弄出来,即使没有这位后人制出药高效,但是至少能增加疟疾病人的生存率,这样就算以后家里有人得了这病,也不必等死了!
【陶弘景着作的《本草经集注》总结了汉晋以来的中外药物交流,收录了一些临床很有效的外来药物,比如苏合香,在现代临床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被视为中医针灸学之祖,8世纪时日本医学界就以此书为教科书,现在已经有了英文版的《针灸甲乙经》,如今法国针灸界也在用法语翻译此书,国际影响力很大。
你们看,有些人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