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内斗不断(3/8)
剑已落入赢风手中。“什么神剑,简直是不识好歹!”齐王建怒骂不止。“古时,吴王阖闾得此神剑,后传至夫差,因夫差不仁,神剑离他而去。之后神剑入楚王之手,楚王不仁又转赠周王室。周王室转而赐给燕王,燕王不仁,神剑再离,最终流入儒家,成为大儒护体的神器。”
“原以为这剑只随仁者流转,没想到竟到了赢风手里!”
齐相苦笑,拱手道:“大王不必动怒,或许过几日,赢风又会失去神剑呢?这神剑本就是得失无常,何必太过挂怀?”
“哎,我就是不甘心。我齐王难道不是仁义之君?为何得不到湛卢神剑的青睐?”
大王,您该操心的不是这个吧?该操心的是匈奴啊!
“大王,一把剑罢了,无关紧要。您现在该关注的是匈奴的局势。匈奴虽然内乱,但原本盛极一时的冒顿单于却不知所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掺骇王子成了鹿可汗,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齐相实际想说的是匈奴当前的国内状况。
据说,匈奴国内已无贵族,人们不能再靠祖先的功绩获得爵位。
每个人从出生起就要自己争取功劳。
且获取功劳的方式只有耕田和杀敌两种。
耕田和杀敌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学习认字,参加科举,依据考试成绩步入仕途。
这简直是把所有旧制全盘推翻。
按照匈奴现今的法则,哪怕你天赋异禀,也得从头开始。
即便是皇族后代,也得先从耕地干起。
如今,掺骇才十七岁,既无王妃也无子嗣。
估计等他有王妃和子嗣时,他们也得从底层做起。
因为,在匈奴真正的强者是赢风。
“匈奴如此行事,正应了那句老话,能者居之。”
齐王建对此毫不在意:“这套做法从一开始就走不通。姜太公和周公的争论,谁不知道?匈奴,不出两代必大乱!”
齐相颇为惊讶,齐王建倒也不是愚钝之人。周公与姜太公的辩论,正是关于治国理念的争执。
周公认为,治理国家需“亲亲尊尊”,亲近该亲近的人,尊敬该尊敬的人。国家以国王为顶点,向下依次亲近和尊敬国王所亲近和尊敬的人。而姜太公吕望则认为,有能力有品德的人才应居高位。简单来说,就是:
吕望:“我要让国家的所有能人都为国家效力。”
周公:“如果我不是这个国家的王,那么国家强大与否对我有何意义?”
齐王建之所以不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