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潞州之战(二)(2/4)
——《百年歌》。
这首诗歌全篇都在讲述着人生短短不过百年的时光。
李克用听完之后不禁感触良多,他抬起手来指向身旁年幼的李存勖,并对着诸位将领说道:“我已经逐渐老去,但这个孩子却是如此出众不凡啊!再过二十年,他或许能够代替我在此地征战沙场吧!”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和变数的,又有谁能够预料得到呢?就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李克用当年的预言竟然真的成为了现实……他的奇儿子在潞州打赢了一场关系到晋国生死存亡的大战。
四月二十四日这一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李存勖身着戎装,英姿飒爽地站在校场之上。
他目光坚定,神情严肃,手中握着宝剑,身后则是一排排整装待发的士兵。随着他一声令下,全军将士齐声高呼,声震云霄,气势磅礴。
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离开晋阳,踏上了征程。
兵贵神速!仅仅过去五天时间,四月二十九日这天,李存勖所率领的军队如疾风般抵达了潞州城外五十里处。
然而,面对近在咫尺的敌城,李存勖却并未急于发动攻击。
他深知此时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必须谨慎行事。于是,他果断下达命令:偃旗息鼓,全军悄然扎寨,不发出一点声响。
三十日凌晨时分,天还未亮,李存勖亲率大军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了潞州城西北十里处的三垂岗。
这里地势险要,是进攻潞州的关键要地。
而梁军对此地似乎并无防备,完全没有察觉到李存勖大军的到来。
李存勖心中暗喜,决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当机立断,让大军就地潜伏下来,等待最佳时机。
五月一日清晨,浓雾弥漫,整个天地都被笼罩其中。
十步之外,人的双眼几乎无法看清物体。
这样恶劣的天气对于李存勖来说却是一个绝佳的战机。
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作战指令:三军听令!即刻兵分三路出击!
第一路由李嗣源率领,直扑梁军夹寨的东北角,李嗣源就是后来的唐明宗;第二路则由周德威统领,目标锁定西北角;而最后一路,则由李存璋率军殿后压阵,并负责焚烧梁军的营房。
一时间战鼓齐鸣,喊杀声四起,李存勖的军队如猛虎下山一般向梁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梁军前听周德威撤回晋阳,对于夹寨之外的防备松懈下来,再加上李存勖刚继任又是大丧期间,断定晋军决计不会出兵。梁军的夹寨在康怀贞到潞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