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吃人(4/5)
个啃食熟肉的孩子听到身后的动静,下意识扭过头。
在看到他们身上象征着士兵的盔甲和纹章后,孩子们惊恐地尖叫起来,用比猴子还快的速度跳出窗户。
待众人簇拥至窗边,孩子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法罗找来一堆柴火和木绒,举起火把作势要烧毁尸山。
罗贝尔脸色苍白,半捂着嘴拦下了他。
“算了……这些人已经死了,但有人靠吃‘它们’活着,能活一个是一个吧。”
“……是。”
法罗面色复杂地收起打火石。
他们此行寻找村庄,目的非常简单。
奥军随身的补给早在逃亡时丢了个干干净净,在波西米亚边境村庄购买的食物也逐渐耗竭。
他们这一路都没能找到一个愿意售卖粮食的领主。
无论是贵族还是领民,无论工匠或者商人,所有人有在恐惧可能到来的内战,没有任何人愿意分享战争时期最紧缺的资源:粮食。
但再这样下去,这些仅存的奥地利士兵就要无饭可吃了。
一旦补给完全耗竭,哪怕是罗贝尔,也必须下达“搜刮劫掠”的命令,这与道德无关,而单纯是一名战争指挥官应尽的责任。他是士兵的领袖,有保证士兵不饿肚子的责任,可他不是波西米亚的领主,没有善待波西米亚人民的义务。
当他举着火把踏入米洛维采村的公共地窖,如他所料,整片地窖空无一物。
再寻找皮革店和粮店,只找到了一堆被人啃剩下的皮革边角料和扯烂的空布袋。
这里没有他们急需的补给,而罗贝尔也还没做好让士兵吃人的心理准备。
他们失望地离开村庄,根据军中胡斯战士的指引,向西抵达了梅尔尼克村,却只找到了一片与米洛维采一般无二的废墟建筑群。
看来,仓促起义的胡斯叛军并没有按照圣经中描绘的那样,对平民秋毫无犯。
不知多少有名有姓的城市村落在战火中毁灭,只留下一点断壁残垣,无声地向后来者哭诉。
他们不甘心地沿着河流继续向西南到达了泽科岑,终于找到了一座幸存的村落。
可泽科岑村民用木桩,栅栏和石头围建起一座小坞堡,冰冷地拒绝了奥军进入修整和购买粮食的请求。
此时,奥军已经完全耗尽了补给,全靠在森林中打猎维持最低限度的日常食物。
于是罗贝尔毫不犹豫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村民自发结成的坞堡城墙不过两米高,在正规军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