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请旨(2/3)
“孙儿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种话都说了出来。
太祖皇帝也跟个老小孩儿一样,林安想抢那一口米汤,偏就不让给他。
顺着林安的话,直回怼他该要“尊老”,老头子一把年纪了,眼瞧着没几年活头,没几口米汤喝了,小屁孩还不让着他?
就这样,在一老一小争抢当中,最后还是把那点米汤一分为二,一人扎巴了半口。
吃干抹净,爷孙两便就席地而坐,半仰着说话。
“臭小子,南方之地,前莽之时便就历经多年水涝灾害,农事荒废,人口凋敝,后来又打了十几年仗,更是死了无数人,你皇爷爷我接手这个国家的时候,那里几乎处处残垣断壁,十室九空。”
太祖皇帝仰着头看着天,继续说到:“虽然这些年你父亲多番巡查南方,治养生息,许多地方都恢复了不少,但两江之地依旧维艰,年后你去,不是一趟容易差事。”
“你皇爷爷也不为难你个小孩子,到了那边,不要求你做出多大功绩,只要保证现今两江黎民百姓有口饭吃,就算是办好了,另外届时皇爷爷再给你一道特旨,命太湖屯营受你辖制,听命行事。”
“要是遇到了什么难事不好处置的,也别自己憋着,给你皇爷爷上书一封,皇爷爷给你做主。”
林安听见这话,心下也是有些感动。
太湖乃是太祖皇帝起家之地,如今天下定鼎,朝廷正面的威胁只有北莽。
所以朝廷兵力基本都囤积在西北、北方一线的边境。
除此之外,国中之兵,便尤以太湖屯营为众,约有五万人。
这些可不是地方上随便拉起来的乡兵团练,而是实打实的精锐战兵,其中大部分都是当年跟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英勇儿郎。
可以说,南方安定,全仰仗太湖这五万屯营兵马镇着。
林安此番前往两江,授的是“两江督抚”之职,管的是河道治理之事,按理说用不到朝廷兵马。
何况皇族封王,授爵而不授兵。
就算是秦王、汉王、齐王这些太祖皇帝的亲儿子,封王就番,也是没有朝廷兵马在手的。
他们手上的那些兵马,全都是自己想办法拉起来,还要随时向朝廷报备,以备节制。
林安以“安南王”之爵,领太湖朝廷屯营,可以说是大周开国头一遭。
更不要说,太祖皇帝还亲口允诺他,遇到难事,可以上书直达天听,无论什么事,都有太祖皇帝给他撑腰。
这就等同于直接给了林安“代天行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