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国子监(2/3)
上了。”
“传谕军中一应监军,让他们拿好笔墨、睁开眼睛,但是将嘴给朕闭好了。”
“凡监军胆敢参扰军事者,斩!”
“前番朕说过,金国要战,朕便战!谕天下:金人侵我大宋疆土、杀我大宋子民,朕与金国宣战!”
说到这里,他走到秦桧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秦卿求和之意孤明白,待到孤的将士大败金兵,金人求和的时候,自有秦卿主和之时。”
金兵再度犯边的消息,很快便是传遍临安。
有人惶恐、有人惊惧、有人震怒、有人叹息。
可很快,赵构的言论便是随之传来。
最先得到反应的便是两个地方,国子监、太学。
实际上太学与国子监并没有什么区别,太学出现的早、国子监出现的晚。大多朝代,或设太学、或设国子监,少数朝代也有两个并存的状况。
比如现在的大宋便是如此。
太学和国子监比邻,位于钱塘门之东纪家桥东北角,除此之外,武学同样在这里。
若是问谁对这里最为熟悉?恐怕非岳飞莫属,因为武学之侧,便是岳飞府邸,而从岳府向西过了纪家桥之后,向北便是风波亭。
毫不夸张的说,岳飞前世今生对这地儿可都太熟了。
国子监与太学中的学子,同样是士族一脉,不过他们与文官却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他们还未曾进入官场,还有着少年义气、有着满腔热血!为了心中抱负和理想,他们脑子一热直接拎刀子上战场都不稀奇。
可也正是华夏大地,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青年俊杰,方才保持着华夏火种从未被熄灭,方才保存着华夏五千年的热血未曾被彻底侵蚀,你可以说他们傻,但是却要敬佩他们的所作所为。也许,有一天他们踏入官场,也会逐渐被磨平了棱角,可是,想当初……他们也曾意气风发!
国子监中,人声沸沸!
原本,这里应该充斥的是读书声,可现在却是一片嘈杂。
国子监最前方,是一大片开敞的空地,这空地之侧有一座高台。正常情况下,这些监生这时候应该是在后方监舍中苦读,可今日浩浩荡荡至少有千余众,竟然尽皆汇聚在这里。
他们彼此攀谈着要与金国开战的事情,也有人神情振奋的讲述着皇帝赵构的言语。
突然,有一个青年直接跃上高台。
“诸位砚席,听吾一言!”
众人循声望去,嘈杂之声顿时止住。
此人杨邦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