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三十而已(受伤的钟晓芹)(2/5)
晓芹哭哭唧唧半天都说不清楚,在电话那头不停地哭泣,顾佳只得让她打个车到家里来了再说。
挂断电话后,顾佳立马给陈屿打了个电话,听陈屿说起这才知道,这几天钟晓芹因为工作的原因被网暴了,
网暴?
顾佳着实有些摸不清头脑,这事跟钟晓芹怎么能扯上关系?就钟晓芹这单纯可爱的性格,不可能啊!
听见陈屿正陪着钟晓芹一起过来,顾佳这才稍微放下点心来。
打开电脑,搜索了一下陈屿说的那个视频,当看见视频里一些人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言论时,顾佳除了愤怒之外更加担心钟晓芹现在的状态了。
那些语言文字可以用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来形容了,明显已经超出了对于这次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钟晓芹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甚至有人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钟晓芹进行“人肉搜索”,将她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全部公之于众。
看完那个视频,顾佳就知道这肯定是拍摄者断章取义,钟晓芹那性格根本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
顾佳知道网络暴力是怎么回事,但没想过会发生在自己朋友身上。
网络暴力的形成就是因为网络身份的虚拟性,以及国家对互联网监管的困难性,容易导致法律意识薄弱、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不足的网民对网络产生“法外之地”的错觉。
一部分网民在网络上表现出与现实中完全不同的行为标准,表现得比平时更为大胆、激进。行为的任意性更强而责任感更弱,这使得部分网民将现实中积累的负面情绪和戾气,一股脑地宣泄到网络世界中来。
要知道,有些人在现实世界里道貌岸然地活着,却把自己所有的垃圾情绪都抛向网络上的陌生人,肆无忌惮地发泄,觉得可以不负责任。
其次,网络世界爆炸性的信息增量和极快的信息流速,极大地压缩了网民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判断的时间,使得“理性思考”和“逻辑推导”变得更加困难,取而代之的是“第一印象”和“主观臆断”成为更多人处理浏览和信息的方式。
也为部分盲目非理性、偏激极端的网络观点和言论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使得煽动情绪、引导对立成为了“流量密码”,为网络戾气转换为“私刑”提供了所谓的“基础”。
社会情绪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在社会活动中,个体情绪可以影响到他人的行为、思想和情绪,这一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