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周氏培训班(2/3)
一定要跟着我呢。一个月二两银子够不够?”
周博仁说完就觉得后悔,一个月二两银子太低了,难道自己是周扒皮?
“这也太多了,铁匠一年能赚个三五两已经是老天爷赏饭吃,包吃住一个月还二两,一年可就24两,他们全家都可以不用干活了。”蒋老汉摇摇头,觉得东家是有银子烧的。
“没事,自己人,就这么定了,蒋升也认识字吧?”
“认识的,认识的。”还没等自己老爹说话,蒋升就抢着道。
“那明天就由蒋升带着,一起到我府上吧。”
“多谢周大人!”蒋老汉和蒋升同时喜道,跟着自己东家混,绝对不会吃亏,因为东家不但有钱,还是个不小的官,对于他们这种平民老百姓来说,是个绝对难以仰望的存在。
周博仁回去的时候,在扩建后的自己家,找了个大屋子,把当时用来教申时行的黑板拿过来装好,摆好20人的桌椅,准备继续自己的教学事业,反正官员报到只要在截止日之内就行,还剩下半个月,足够周博仁教他们的。
为了进一步加快进度,周博仁找徐邦瑞,从太府那里拿了不少标准的度量器具。
明代对度量衡的管理非常严格,所有度量衡器具均由官府制造,以保证量值的统一。政府对私造度量衡器具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凡私造斛斗秤度者“依律问罪”,知而不揭发者“事发一体究问”。
此外,明代还设有专门的行政机构负责度量衡的管理,如太府。负责制造和校准度量衡器具,确保其准确性和统一性。
这次的教学,周博仁准备教基本的数学知识、物理力学部分和一部分关于冶炼的化学知识,普及阿拉伯数字和标点符号,以及度量衡的转换。
关于设备制造,先从水利机械讲起,看看吸收效果如何,再逐步教蒸汽机。
当然,对于这些学生,周博仁还打算强化他们的体能,跟着自己每天锻炼,这些人,就是以后自己的班底,也是自己的种子。本来还指望申时行,但是现在想想看,还是首辅之位比较适合他,毕竟历史上他就是首辅。
接下来的半个月,真是苦了周博仁。
实际上手教他们,真的是各种情况百出,接受能力比申时行差了太多,不得已周博仁放慢了教学进度,以至于这半个月结束后,他们才堪堪学到水力机械制造。
不过也有好处,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发现了其中有三个人接受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人,一个是蒋升,其他两个,一个叫孙正,另一个叫张淳。这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