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同船共行(2/3)
周博仁不时投来目光,观察着申时行与诸颜颜的互动,心中暗自点头。他知道,这趟旅程,不仅关乎科举,更关乎年轻人的情窦初开。
船行数日,水风送爽,两岸景色如诗如画。四人在船上的日子,渐渐变得愉快而充实。他们或讨论学问,或吟诗作对,或观赏风景,或品尝美食,一路上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诸颜颜初时对周博仁颇有微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周博仁不仅在商业上有着过人的头脑,在文学经史方面亦是博学多才。她开始积极参与讨论,时而提出疑问,时而发表己见,与周博仁和诸大绶的对话中,也逐渐显露出她的聪明才智。
一日,船行至一宽阔水面,两岸青山如画,周博仁站在船头,望着远方的景色,忽然心生感慨,吟诗一首:“江水东流至此回,青山两岸相对开。舟行碧波上,心驰神往间。”
虽然这是运河,不是江,但河水此处宽阔,令人心旷神怡。
诸大绶听到此诗,不禁赞叹:“振南兄好才华,此诗意境深远,真乃佳作。”
诸颜颜也忍不住点头,她看着周博仁的背影,心中暗想,这位周公子,倒也并非一无是处。
几人正谈笑风生间,忽见前方水面上有一艘小船翻覆,数人在水中挣扎呼救。周博仁眉头一皱,立即命令船夫减速,同时吩咐人手准备救生之物。
诸大绶见状,也立刻加入救援之中。不多时,落水之人被一一救起。其中一位老者,被救上船后,紧紧握住周博仁的手,感激涕零:“公子救命之恩,老朽没齿难忘。”
周博仁微微一笑,道:“老先生言重了,行船江湖,本就应该相互扶持。”
老者说:“不知公子可否在前面渡口停下,我们在那里下船,前往济宁州。”
周博仁点点头,并叫丫鬟与船夫帮助老人家一行人换上干净衣服,准备了吃食。
不多久,楼船行到了前面的一处码头,老者一行人匆匆下了船,下船之前,老者看向周博仁,拱了拱手,一言不发便下了船。
周博仁觉得这个老者真是奇怪,话少,也显得比较谨慎,自己也懒得用热脸贴冷屁股。
诸颜颜看着周博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发现,这位周公子,不仅才华横溢,更有一副侠骨柔情,她对他的成见,似乎正在一点点消融。
周博仁不经意看到了诸大绶,自己心中清楚,这趟旅程的终点,是京师的会试考场。那里,将是他们智慧与才能的真正较量。他暗下决心,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要确保自己的弟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