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刑部员外郎郭铭(2/3)
满朝文武这才发觉,崔氏已经淡出朝堂数十年了,但却好像从未走远。
崔家大郎乃杨阁老的得意门生,大盛朝至今为止年纪最小的探花郎,当年的御街夸官,几乎是万人空巷的地步。谁见了不叹一句:好一个俊俏的探花郎!
最后却落得一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虽说当年先帝认定崔家有谋反的嫌疑,但他们好像记得是荆州王做的人证,至于物证?好像是几封书信来着?这里面好像疑点重重呀!
还有说是崔氏一族畏罪自杀的,当时还不觉得有什么,此时再回头一瞧,这也太特么邪门儿了!
崔家再怎么说也是百年望族,如今还有不少故旧门生,且不说当时的情况,还没有定论,总是能周旋一番,还他们一个清白。
全家畏罪自杀,现在听起来怎么都觉得不对劲。
很快,朝堂当中便有人出来说话了,建议陛下重申此案,以告慰崔氏先祖。
崔家这一支的先祖,乃大盛朝开国皇帝的肱骨之臣,为大盛的开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还救过皇帝的命!说是没有崔氏便没有大盛,一点儿也不夸张。如今崔氏的案子不明不白,随着阖族的覆灭而成为谜团,便有那么一些人,觉得是时候给天下冤魂洗刷冤屈了。
这人是刑部员外郎郭铭。郭铭此人正直有余,变通不足,自小以成为一个刚正不阿的刑部官员为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亦步亦趋,呕心沥血。
所以,如今已然而立之年,却仍在刑部的位置上止步不前。
这位老兄是全然不知自己得罪了多少人,也不在乎到底还会得罪多少人,虽然也曾为不能升迁而苦恼。
但那怕什么?
身正不怕影子斜!
郭铭觉得陛下跟天下百姓早晚会看到他的耿直,大丈夫立于世间,当是满腔正气、大义凛然!
就这样一个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天下的人,在合适的时间闯入了何二郎的眼帘。
询问过沈祁过后,只道是“可行”,故而郭铭便成了为崔家翻案最好的引信。这口子从他这里开,谁也不会怀疑什么。
只何二郎是不可能直接去说与他听的,只能通过别人的嘴巴,引着这位喜欢查看卷宗的员外郎一步一步往他们设置好的道路上走。
就这样,本就是被冤枉的崔氏一族,终于走到了郭铭跟前。于是,在杨阁老说了那句话之后,满朝文武中,当是刻苦研究卷宗的郭铭首先听出这里面的主角是谁。
他心思一动,联想到杨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