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公益衍生的新思路(2/4)
孟然听着我的话语,陷入了更大的困惑之中,不解地说道:“不固定的爱心人士还是爱心人士吗?”
孟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惑,是因为她陷入了一种企业化的人事思维:一个人来充当相应的岗位,舍弃经济等状况,招聘而来的人,便会一直处在这个岗位,可是她混淆了爱心人士的观念,这并不是一个岗位,而是一个身份,而且是没有经济捆绑的身份。
因为内心的善良将自己无私的奉献,随着疲倦的增加,人心的善良是会下调的,这便会出现了人们的倦意和懈怠,导致出现的爱心人士颇为弹性的存在。
看着孟然陷入困惑,我又顿了顿,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改变思想,将一个固定的位置设想成流动性强的位置呢?”
“啊?什么意思?”
“像你这样的富家小姐接触到的教育资源就是比我这种生根在这个社会的要好啊...你应该不知道现在很多大学都是按照修学分制才能毕业的吗?”
孟然稍稍正直身体,正视看着我。
这显然不是孟然不清楚的领域,我继续说道:“这样的制度要求了大学生需要重视学业,也要花时间去做一些活动...教育一直被重视,大学生的数量每一年都在增加,这就表明了会有很多的大学生需要去修学分完成学业。如果我们改变思想,将这个救助的爱心人士变成一种流动性的身份,和附近的大学合作,让那些需要修学分的大学生来不定期的充当短时间的志愿者,这样就可以解决爱心人士的缺少,而且也不需要改变爱心人士的本质,我们只需要给这些校园发布志活动的社团提供一笔微乎其微的合作费用,当作赞助,便可以赢得一条长期而稳定的志愿者供应链,而且这些学生的责任心也会很强,因为这是与学分挂钩,会更在意这个活动的结果。而且你并不需要担心校方不同意,教书育人是学校本质,救助流浪动物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善心,而校园社团的长期发展是需要费用的,除了校级的社团会得到一部分学校赞助,但很多院级的社团是需要自己去拉赞助的,我们以一个培养大学生善心的原由,走进校园,提供资助,自然会被许多学校社团接受。”
孟然明白了我的全部想法,点头的同时,提出一个疑惑:“学校在意学生的安全性问题,可是流浪动物带着的细菌病毒,真的会放心吗?”
“这个问题可以用公益模块的资金去解决。我们只需要让救助站的专业人士去接触那些刚刚带回来的流浪动物,然后打好疫苗;而学生只是留在救助站里,照顾已经打好疫苗的动物就好了;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