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玉米的推广(2/3)
想到剥完玉米,紧接着的就是脱粒,就让江瓷头疼。
那么多的玉米该怎么脱粒,他现代的时候有专门脱粒的机器。
他家的玉米,用那有些老旧的机器他自己也就大半天就脱完了,这要拖到什么时候。
这院子中也就他和林景盛,江瓷也就没有顾忌的问了出来,“这要怎么脱粒?”
“让玉米多晒几天,可以用窜子脱粒,也可以直接用手这样捻着脱粒。”
林景盛用手给江瓷做了示范,这时候的玉米棒就没有那么大,林景盛两个手掌足以把整个玉米棒给包裹住。
“现在还湿,脱粒的话比较费功夫,我拿来窜子给你看看。”
看了窜子的模样,江瓷有些惊讶。
这和现代奶奶家里用来手工脱玉米粒的东西很像,不过这里的是用木头做的。
看着是一节小腿粗的木头,一面凿去了一小半,中间的位置有一寸那么宽是削平的,这节木头的中间掏了一个正方形的洞,斜着加了一个铁片,下面则是用榫卯结构装上了支架。
林景盛对此作出评价,“用这个不容易手疼。”
江瓷想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咱这里种了那么多玉米,怎么卖玉米面的那么少?”
“玉米大概就只有雍州和永州靠北的这些县才种,比不得种小麦和水稻的,玉米面的味道也很不错,咱们这镇上的粮店通常会收了运往其他地方卖。”
“既然玉米面那么好卖,那为什么就只有这两个州府种玉米?”
他记得有玉米对田地的要求也不高,就像他们村里下等田地大多数都是种了晚一茬的玉米,现在叶子还是绿的呢。
“向南是鱼米之乡,多种水稻,那里的人不种玉米,雍州再向北,那里的土地不适合种玉米,收成很少,那里的知府试过之后,就没有推广。”
江瓷敏锐的捕捉到了什么,“那咱这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玉米的。”
林景盛想了想给出确切答案,“以前听村里人说的,崇德一年的时候就有镇里种了玉米,见成效良好,第二年咱这里也换成了种上了玉米。”
“那这玉米是从哪里来的?”
“不知道,可能是从异域番邦那边买来的。”
两人手上的动作不停,江瓷在脑子里想着东西,就没有再和林景盛聊天的。
看来这个朝代去异域的商队要比他想象的成熟。
就是不知道适合种在西北沙质土地中的土豆传没传入大顺。
还有和土豆一样产量惊人的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