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权力的牺牲品(2/3)
人要从山势低的地方特意挖出来一条可以排水的沟渠,就是为了防止上一世的事情重演。
“新坡叔别想那么多了,看着天气雨应该一会就停了,村里的排水渠没问题。”这句话算是让张新坡放下了心,其实张新坡对刘少光在一些决策上的意见从来都是统一的,因为从最开始到现在,刘少光基本上没有出过错,每一次都能够准确的指出问题,解决问题,虽然一开始他因为乡里给东桥村安排了一个驻村的书记而心情感到不悦,不过经过这些事情的磨练,和长时间的了解,对于刘少光的话,他已经是完全当作“圣旨”一样了。
~
“少光你现在是在村里当干部吗?”一直听他们几个人聊天的祁同伟也出言问道。
还没等刘少光说话,李援朝作为他的“忠实粉丝”就替他发了言,“那可不,你是不知道刘书记在隆平县,那可以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还是乡里的副书记呢。”李援朝虽然嘴快了,不过也露出了人性最根本的一面,人都是从最开始慢慢成长的,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怎么可能因为年龄递增而变得沉默不言,沉着冷静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把自己的另一面藏了起来,就像是祁同伟这个老学长一样,对待下属一向雷厉风行,做事要求严肃认真,可如果汉东省现任省委书记告诉他祁同伟,说“同伟啊,我想听笑话了。”就这几个字就能把一个看起来成熟稳重,少年老成的人变得油嘴滑舌的。
人是环境动物,外层所表现出来的永远是保护色,就像是变色龙一样,会随着周围的环境来改变自己性格和个性,甚至是脾气和秉性。
果然,听到自己的学弟都已经是副科级的干部了,祁同伟眉眼之间明显有些跳动,虽然很快就被掩盖住了,不过还是被刘少光发现了。
“少光啊,你混的不错啊,还真是年轻有为啊。”祁同伟语气虽然平静,表情上显的很是冷静,不过有些颤抖的嘴唇却是内心想法和情绪的镜子。
刘少光笑了笑谦虚的摆了摆手,“哪里的话啊,都是多亏了组织的信任,和乡亲们的支持,不然我何德何能啊。”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这两句话也是上一世的刘少光看新闻学来的,正所谓遇事不决先谢组织再谢群众,一前一后雨露均沾,滴水不漏。
对于刘少光而言其实心里挺佩服自己的这个老学长的,从一个农村孩子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公安厅长的位置,无数人望而生畏的位置,不过他却没有刻意的去表现的多亲近,反而透露出一丝丝生疏的感觉。
他和祁同伟从某个角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