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2/4)
对没问题的。
耐旱又耐寒,对耕地要求不高,且产量还不低。
这对游牧文明下的草原人,有着致命吸引力。
如今大明允许他们在边关定居了,且早前李青与和勇之子和忠,在草原部分适合耕种之地作了成功典范,草原诸多部落自然趋之若鹜。
奈何‘不患寡,患不均’的现象亘古有之,也难以解决。
早来的占了便宜,后来的自然吃亏,如此,又怎能心平气和?
李青说道:“漠北气候更为恶劣,加之毫无节制的放牧,其生态已经被破坏的不成样子了,其实是他们求着大明,不过是朝廷的主动示好,让他们错以为主动权在他们,故才有了这诸多摩擦,这个道理要让他们明白才是。”
俞大猷气郁道:“问题是这些人不习教化,道理难讲通啊,甚至许多人还沉浸在成吉思汗的辉煌时代,娘的,真让人上火。”
“其实也还好。”戚继光道,“更多还是心理不平衡,漠北诸多地方都已荒漠化,没办法放牧了,大多人还是能认清现实的。”
李青含笑点头,问道:“迁徙而来的草原人,最迫切的点在哪儿?”
“进关内生活。”戚继光无奈道,“按照他们的逻辑,大明既然愿意接纳他们,就应该让他们入关,过和大明百姓同样的生活,可问题是……朝廷不答应,百姓亦不会答应,且这些人野惯了,真放进关内,势必出大乱子。”
李青也头疼。
入关是不行的,至少就现阶段而言绝对不行,关外的资源也有限,且朝廷的政策是彻底吃下草原,如此情况,自然难让人满意。
“先将就着来吧。”李青叹道,“容大明再发展发展,经济实力再上层楼、这些迁徙来的部落野性淡化之后,再做规划……”
戚继光迟疑道:“侯爷,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如此这般,真的好吗?”
李青诧异,继而恍然,道:“你是担忧这些定居在边关的草原人,来个揭竿而起,对吧?”
“侯爷英明!”
戚继光凝重道,“一旦起事,立时兵临城下,连个缓冲的时间都没有,不止下官,胡总督也有这方面的担忧。”
李青淡然一笑,道:“你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什么?”
李青说道:“首先,这些草原部落都是自扫门前雪,早就没有统一的政权了,用大明的体制看待他们,出发点就错了。”
“其次,自太祖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