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天篆真解(3/4)
是万载县伯,万载县伯亦即张家圣,此等显而易见之事,何需多言?”
三人一时语塞,默然无言。
自此,张家圣之名在长生城中广为流传开来。早先,张家圣因发明曲玄犁与灵转水车,已为朝廷立下赫赫功绩,只是尚未被世人熟知。此次其名号自长生城逐渐传遍整个大衍帝国疆域。
……
卢承庆翻开新一期的大衍仙报,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堪。
“去,告知卢记不必再执着于炼制冰髓寒棍。”
此举已然毫无意义。
身为范阳卢氏的杰出子弟,卢承庆自大衍仙报问世之初便隐约察觉到朝廷背后的真正意图——借大衍仙报操纵大衍的舆论风向。待那时,五行七煌派在舆论上的优势必将荡然无存。
然而,五行七煌派眼界高傲,根本不将大衍仙报放在眼中,特别是范阳卢氏一族。
卢承庆提议以范阳卢氏之名创办卢氏仙报,实质上不过是效仿大衍仙报之举。无奈,家族老祖卢煜儒并不同意。
但现如今,卢煜儒老祖已然仙逝,卢承庆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筹备卢氏仙报之事便可提上日程。
卢记冰髓寒棍,因张家圣那令人匪夷所思的对策,将其制作之法公之于众,从此也就没有必要再模仿兄弟坊间的冰品,压制张家圣的产业发展了。
卢承庆的思路与张家圣针对范阳卢氏的策略如出一辙,欲以摧毁对手的产业为基础,破灭其根基。毕竟,在没有稳固的修为基石之上,任何力量都犹如纸老虎一般不堪一击。
然而,对于青盐一事,张家圣终获成功;而对于老冰髓寒棍,卢承庆却遭遇败局。
至于那座屹立于世的第一仙楼……卢承庆此刻并无其它念头。
当今,红薯刚刚开始在大衍境内试种,唯有张家圣手中握有成熟的红薯种子,旁人一概无有。而这第一仙楼的招牌宴席正是红薯宴。
卢承庆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处境尴尬至极。更令人心惊的是,张家圣竟然还发明了修真界用于断句的标点秘符,解决了历来困扰修行者的断句难题。此种巧妙的发明必然为其带来无数修真者的赞誉与尊崇,而非寻常的大衍百姓所能比拟。
一旦一个人的声望积累至某一程度,便如同披上了一层无形的护盾。而张家圣正是如此!
故此,此人必当尽早除去!
就在这个时候,他抬眼一瞥,发现商会之中一位范阳卢氏的弟子正在品尝……并非是自家的冰髓寒棍,却又与其颇为相似,只显得更为小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