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终究还是理论上的东西,任何理论都需要实际来进行检验,(2/3)
就在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次鲁莽的判断失误的时候,手冢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并不和大部分人怀有一样的看法。这是最后的较量,是赖川打算结束比赛的预告。
在比赛前两天的特训中,手冢和赖川专门针对对手的特点研究了很长时间。赖川使用什么样的策略,对方会怎么应对,在实际对战中会出现哪些变化。他们研究的细致程度让在旁边看热闹的不二都叹为观止。
纸上谈兵终究还是理论上的东西,任何理论都需要实际来进行检验,而这项工作,手冢总是会亲自去做。而且每一次他上场打球都不会只是为了单纯的想要打球而打球,将自己的技术优势传授给后继者,让他们的特长能在实践中找到最理想的运用方式,是他每一次都不会丢下的教学课程。而队员们每一次都能学到新的东西。
那个高吊球是前川放出去的诱饵。他知道的德国队的选手喜欢在观察对方的动向的一瞬间下判断,非常擅长对付使用假动作和临时更改球路的选手。这种下意识的反应通常也会在对方没有察觉的时候改变比赛的节奏。而前川也正是利用了对手这一特点。
他故意让自己慢一步行动,给对手可以选择的时间。如果对方选择直球,他就会继续把对手压制在底线上,然后趁机用短球得分,如果对手选择用高压球打回来,那么就会成为他预设的最后一颗球。
“杜森普会习惯性的在正手击球的时候个球加上微小的右旋。就像这样......”手冢一边说着一边给前川示范。“他的习惯并非是刻意为之,而是他的击球动作导致的,通常这种球在打右侧对角线的深球时特别好用。”
“那也就是说,正面击球的时候,球并不会像预测的那样,直接打到拍子中心,而是会稍微偏向拍头一点儿。”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这种微妙的偏差并不容易察觉,在快速对打中反而会被忽略。”
“那就让球速慢一点好了。”前川歪着头思考了一会儿。“扣杀球的话,也会有同样的效果吗?”
手冢点了点头。没说什么,拿着球拍重新走进了球场。他明白前川的意思,与其在理论上进行推理,不如直接在球场上实践更容易确定前川的推测是不是具有可行性。
在几轮调整之后,前川的理论得到了实践的证明。
“不过这种方法只能用一次。”手冢说。“博格教练很容易就会察觉选手这些容易被人利用的习惯,也会给出改进的意见,但是你应该明白,人的习惯并没有那么容易就改掉。在比赛一开始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