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平定江南 使臣入京(2/4)
有来自三重天的关注,但现实的烦恼却摆在杨逸面前。
“山海城、瀚海城、吴山城几乎同时收到外族的照会,要求大汉开放边界,允许双方民众自由往来。”
“并且他们都已经组建高规格的使团准备入京觐见陛下,商讨日后合作事宜。”
高子瑜将情况做了简单的汇报。
“大汉和他们有什么好合作的?”
杨逸当然不想和他们产生联系。
“三族都表示有重大事宜需要和陛下商量,说会影响未来天下的走势。”
外族竟然又联合在一起,其中必有“猫腻”,杨逸和群臣对视之后,发现他们也抱有相同的想法。
“既然如此,陛下不妨与他们见上一面,也好知道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外族异常的表现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如今江南已经平定,北疆胡族也处于劣势当中,朝廷完全可以将精力放在其他三族身上。”
荀攸还是一如既往的从全局考虑。
“现在正值天下大变,也许可以从外族身上发现端倪。”
由于有一众高宋降将在场,贾诩不能将话说的太明,但杨逸还是听懂了他的意思。
“通知边疆三城,放使团入关,派兵押送,沿途不得无故停留,直至京城。”
“是,陛下。”
这是对三族极大的羞辱,但大汉群臣感觉并无不妥,陛下能够同意他们入京,便已经是最大的让步。
只是高宋降将的心理却完全不同,他们何曾有过如此扬眉吐气的时刻,以往总是觉得汉帝过于霸道。
那是因为站在大汉的对立面,如今成为其一分子,怎么就感觉陛下威严感十足,对待外族就该如此。
不仅这些高宋的旧臣抱有这样的想法,江南百姓更是如此。
“大汉的效率超出了想象,现在已经开始丈量土地,统计人口,为下一步分配土地做准备。”
“还不仅如此,我听说朝廷还要开办公学,穷苦人家的孩子不仅可以免费入学,成绩优异者还有奖励。”
他的话迅速引发了轰动。
“老兄,此言不虚?”
“教化天下,可是圣人行径,大汉能做到?”
“他说的都是真的。”
一位商人打扮的中年汉子站了出来。
“我由于经商的缘故,经常往来两地,中原地区的公学开办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只要大一点的村子,人口数量达标,朝廷都会建立公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