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君臣斗智 两种氛围(2/4)
杨逸赞赏的看向贾诩。
“大汉可以接受江南士族的投诚,但不会容忍他们继续鱼肉乡里,坐享特权。”
“待到江南平定,程尚书要亲往巡视,处理不法之事。”
“遵旨。”
将程昱派往江南,杨逸的用意再明白不过。
乱世用重典,要想在江南顺利推行新政,只有怀柔的手段可不行。
荀彧也深知此点,所以并未阻拦,并且还认为程昱是最合适的人选。
只要杨逸接受他们的建议就好,江南遭受的损失越小,对于大汉未来发展就越有利。
就在此时,贾诩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启奏。”
“爱卿但说无妨。”
“臣建议将绣衣使者交由程昱大人指挥。”
“文和是打算继续韬光养晦?”
听到这里,杨逸不禁笑了起来,贾诩这是“老毛病”复发?
“臣不敢,从前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臣勉为其难担负起此项职责。”
“如今有了程昱大人,臣终于可以解脱,发挥筹谋布局的特长。”
“陛下,江南收复,江山一统,绣衣使者便会以监察天下为主,正好契合刑部的职能。”
贾诩提出的理由无可辩驳。
“文和真的不是想偷懒。”
“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逸将贾诩逼迫的都抢了诸葛亮的名句。
“好,准了。从今日起,绣衣使者交由仲德指挥,两位爱卿要做好交接。”
“是”。
相比大汉君臣的轻松,高宋的朝堂则显得沉重了许多。
“虽然现在大汉还没有任何异动,但时间不会拖延的太久,估计在新年之后,汉军便会来犯。”
“我方准备如何?”
高怀远对于兵部尚书的表现并不满意,如此重要的事情,到现在还没有掌握准确的情报,足见其能力低下。
只是现在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有能力的并不是他的心腹,忠诚于他的能力稍差。
两相则其轻,只能忍耐下来。
“我军在武威城沿线构筑了强大的工事,并且配备了雄厚的兵力,一百五十万大军集中在此。”
“针对汉军作战特点,我方也做出了针对性准备。”
“汉军最强大的就是骑兵部队,但是江南多水系,其优势无法发挥。”
“至于由武者组成的精锐部队,也会在惨烈的攻城战中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