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战前易帅(2/4)
就在这时,丞相府僚佐杨仪与中军师刘琰两位也挺身而出。
二人一露面,众人心知此事恐难平息,因为他们与魏延之间都有深仇大恨。
先说杨仪,他是荆州襄阳的才子,诸葛亮的亲信,智慧超群,被誉为沔南的瑰宝,名士杨虑的胞弟。
早年他曾是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转投关羽麾下,受到重视,被推荐至成都,得到刘备的赏识。
刘备破格提拔杨仪为尚书,但他因性格与尚书令刘巴不合,最终被调任为弘农太守。
诸葛亮看重他,获知有权设立府衙后,杨仪便加入了丞相府,一直是西川闻名遐迩的杰出人才。
然而,他与魏延的恩怨极深,或许是两人皆傲骨铮铮,互相看不惯。魏延曾多次欲置杨仪于死地,甚至在刘禅面前拔刀相向,最后被刘禅制止,但杨仪并未有过歉意之意。
另一位刘琰,更是才情出众。
自刘备在豫州之时,刘琰便陪伴左右,被刘备征召为从事。他身为汉室宗亲,仪表堂堂,口才出众,深得刘备宠爱。
当然,更重要的是,那时刘备不论在豫州还是荆州,频繁设宴款待宾客,同时也需要笼络豫州和荆州的众多人才... ...
因此,刘琰这位宴会上的社交精英正是玄帝亟需的能人,而刘琰确实在拉拢荆州一脉势力方面帮了玄帝大忙,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同样地,此刻刘琰已身居都乡侯高位,官阶仅次于李严,还兼任卫尉、中军师等重要职务,甚至于后将军一职,他的任命也早于吴班,这位老将,功勋卓着的老将。
然而,刘琰自知才智有限,闲聊交际不在话下,但若论领军作战或治理民众,他自认无能为力。
于是他从不嚷嚷着揽事上身。
无论玄帝还是刘禅,绝不会亏待他,他也乐得安逸,每日饮酒赏舞,过得悠然自得。
不过,他擅长讽刺的个性时常使他得罪朝廷官员,但由于他的特殊地位,没有人敢真正对他怎样,只有一个例外——魏延。
因嘲讽魏延不通礼数,粗鲁傲慢,魏延甚至亲自找上门与刘琰理论。
结果显而易见,刘琰眼眶黑了半个多月,最终还是诸葛亮出面平息了刘琰的怒火。
此事的结局是,刘琰在各方压力下向魏延道歉,他视此为毕生最大耻辱。
如今两人同时站出来,众人心知肚明,不论他们说什么,最终都会扯到两点。
落井下石!
“禀陛下,魏延将军结党营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