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2/5)
题是,现在的情况就是这些,怎么去进一步挖掘独家的新闻。这是当下胡鑫所要面对的问题。
“该说的,我们会在法庭上讲的。”接受胡鑫采访,对于周薇来说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一直以来,程序的操控权力属于司法机关。律师只能被动接受。
不过,律师并非对于这种状况全无应对之策。刑事案件从来都是大众感兴趣的话题。于是很多律师通过向外办放消息,来赢得关注,对办案机关施加压力。
胡鑫找上门的情况,正好相反。周薇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意愿向外界放消息。更没有想法对办案机关施加什么压力。然而记者还不能得罪。毕竟周薇不是只办聂海兰一个案件。得罪了胡记者,以后需要的时候,可能请也请不来人家了。
“你们在法庭上已经讲了。有人在操作当年聂海兰女儿遇害的案件。而且你们还强调手里掌握证据。这些证据是什么?”胡鑫问道。
“这……?”周薇有些犹豫。这些证据已经提供给田诗,就属于正在侦查的事项。如果披露这一情况,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风险。
“周律师,相信你也知道聂海兰的情况。如果你们掌握了这样的证据,公开是最为安全的选择。证据掌握在你们手中,不对外宣布。随时可能会给你们带来危险的。我是记者,这种公众知情权的风险,应该由我们来承担。只要你把消息披露给我,我保证一定会让消息公布出去。不会被任何人或力量去封杀。”胡鑫也是一名老记者了,他知道如何去说服对方。不是每一位采访对象都是那么配合。在生活中,人们在披露负面信息时,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压力。这个时候,他需要鼓励对方。
还有一点,胡鑫没有说谎。有的时候,一时的犹豫就失去了披露的机会。既然是负面的信息,一定会对一些人或力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人或力量绝对不会坐视不管。或是收买,或是拉拢,再或是灭口。只要需要,再疯狂的事情,也是做得出来的。
消息披露以后,再对爆料人报复,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相对于封杀消息的需要,单纯的报复往往没有紧迫性,也会有一定的顾忌。胡鑫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是因为他需要保护信息的提供者。这也是记者的职业风险之一,今天他在动员周薇,就需要让对方知道这一点。明天他去动员别人,也需要让别人知道这一点。在这一刻,信息的传递意味着立场的统一。
“我没有什么可说的。”王远行面对田诗,表现得很自然。这种场面他见得多了。他本人也曾经审过人,查过人。他知道这套程序,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