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春意驱散阴霾,晚餐在赢彻略带尴尬的退场中匆匆结束。(2/3)
十件要事。”
赢政甫一开口,就确立了今天的议题,令下方的官员们一时陷入沉思。
他们原欲弹劾王贲的草率行为,即迅速解散已筹备就绪的远征军,但这似乎成了他们指责的靶子。
如此做法,难道不是将国事当成儿戏吗?只是听到嬴政谈论北疆都护府时,他们又不得不转而称赞赢彻,因为东瀛都护府的教训让他们深知其潜在的利益。
即便从自身利益考虑,他们也难以反对北疆都护府的建立。
因为在大秦本土,世家贵族们自有他们的策略。
于是,有人率先表态:“启禀陛下,臣对于北疆都护府的设立表示支持。”
接着,更多的声音响起,他们纷纷赞誉赢彻在抵御匈奴侵扰和稳定北狄局势上的杰出表现,认为赢彻的存在是大秦北部安全的基石。
赢政听着下方一片赞誉之声,尽管心中暗自冷笑,但面上却流露出满意的微笑。
他清楚,赢彻是他最杰出的儿子。
夸奖儿子远胜于夸赞自己。”
爱卿所言甚是。”
他回道,回忆起当初有人对赢彻的任命持异议,现在看来,那无疑是他的英明决策。
"北疆与蓬莱岛之事,若非彻儿,谁能处理得如此得当,干净利落?扶苏?胡亥?他们恐怕无法做到。”
赢政语气坚定,他知道,不是每个皇子都能拥有赢彻那样的天赋异禀。
然而,底下的群臣明显不会如此直言不讳。
在公众场合对胡亥扶苏的评价,唯有秦始皇赢政这位父亲才有此胆识。
尽管赢政的话中透露的是事实。
“故此,孤以为,北疆的安定,彻儿功不可没,犹如当年的蓬莱东瀛督军一般。
“自此以后,彻将军的远征军团独立运营,财务自给,除了司农署每年的军粮交接,其他任何外部官员不得干涉远征军事务,他们自此只对彻将军,对我直接效忠。
“嗯。”
秦始皇的决定瞬间令满朝文武面色剧变,他们未曾料到,皇帝的转折如此迅速,话题转到了赢彻的远征军,不偏不倚。他们如何还能借机弹劾远征军与王室呢?
话音未落,赢政接着道:
“东瀛、北疆督军成立后,财政独立,纳入远征军体系。
东瀛督军与北疆督军,除大督以外,其余官员皆由彻将军自行任免,大督职位由朝廷委任,要求每三年返京一次进行述职。“嗯。”
“陛下,万万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