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命运(1/5)
砍碎龙椅的第二天,赵不凡召集群臣在皇宫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当众烧毁书信和证据,早前试图与秦桧合谋坑杀岳飞的文官和武将大多被赦免,而且赵不凡佯装自己没有看过那些证据。
事实上他全部都看过,真相令人触目惊心。
秦桧在赵构的暗中授意下,一面采用各种手段进行威胁,一面用高官厚禄引诱,迫使很多文臣武将给岳飞定了一个“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就是说岳飞“有可能想”或者“恐怕想”,只等用十二道金牌令箭召回岳飞就要将其置于死地。
先不说别的大臣,曾经立志报国的张俊就是其中之一。
杨家将的后人杨沂中则选择沉默,不支持,但也没有反对。
折彦质、张浚、赵鼎等人已经被罢免,根本不知道。
草莽出身的韩世忠和蜀中的吴璘等人被排除出权力中枢,满朝文武暂时没有让他们知道。
刘锜和刘光世等人则是假装糊涂,引兵在外不还朝,既不听秦桧的,也不干涉这件事。
岳家军的十二员大将有九员在各种因素的驱使下做了伪证。
前军副统制王俊率先投靠了秦桧,协同诬陷岳飞和张宪。
中军统制王贵起初不从,后被秦桧胁迫就范。
随后是背嵬军副统制傅选。
再其次是游奕军统制姚政。
踏白军统制董先。
右军统制庞荣。
选锋军统制李道。
左军统制李兴和徐庆。
人人皆是功勋赫赫的战将,人人都是跟着岳飞南征北战的统兵大将,甚至有可以独当一面的名将。
现任大理寺少卿薛仁辅和李若朴,也就是曾经协助赵不凡办案的两人受命审判岳飞,但两人试图秘密为岳飞脱罪。
大理寺卿周三畏起初不从,后因畏惧秦桧而选择屈服。
主审官何铸游移不定,但最终尝试为岳飞脱罪。
除去已经被贬的人,满朝文武都被卷进这件事,尤其是领军将领参与极多,虽然有人试图营救,但大多数人选择了屈服或沉默,类似折彦质等人则是自身难保。
赵不凡在深思熟虑之后,最终选择毁掉这些证据和证物,只诛杀黄潜善等首恶,余者不再深究,而且他不打算告诉岳飞,因为岳家军的领军大将有一大半背叛岳飞,尽管有很多是遭到胁迫和威逼,但他仍然害怕一心为国的岳飞和岳云父子在绝望中崩溃,也不希望错失岳飞等人拼命争取到的北伐时机。
若是任由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