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宴会(1/4)
既是如此,那就好办了。
这说明李永昌虽然莽撞,也未必会像那些蛮子一般疯起来什么都不管不顾。
不过郝大仁心底愤怒,却不会像泼妇一般在君前大吵大闹,我可是文明人,冷嘲热讽几句戏弄戏弄就够了:
“大夫可知,礼仪一道在关内已盛行不止千年,当年楚自关外而来,入主关内便修习了圣秦传下的礼仪,而今,天下礼乐崩坏,圣道不存,若大夫心怀先祖,不妨趁此机会与我大梁沟通往来,相互学习,为天玄日后的礼节复兴做出一份心力。”
瞧这话说的,多漂亮。
背后总结一下,我知道你是个欺师灭祖的蛮夷,那就好好看,好好学,我大梁这么大一个礼仪之邦教化一下你这个关外来的土包子也不是不行,谁让百年之前我们是一家呢。
我已经说的这么直白了,也没有触碰到楚人的禁忌,现在就等着李永昌变脸受辱了。
而李永昌呢,作为大楚一个十分热爱学习的猛汉,对郝大仁话中的含义是真的一点也没听出来。
不过即便听出来了,李永昌也不会在意,娘们才斗嘴皮子,男人就该真刀真枪的动刀子。
可以说,只要不当着这些人的面直接骂大楚的女人,大楚的男人们还是很随和的。
因为他们喜欢以男人之间的方式解决纷争。
但如果当着这些人的面侮辱了大楚的女人,那么两者之间几乎没有斡旋的余地。
如果那个女人还是女帝,那就可以准备棺材了,总有个人会用到的。
郝大仁的话似乎触动了李永昌的心思,他们虽然是圣秦的遗孤,一出生就是楚人,有关圣秦的一切都是老一辈的口口相传。
圣秦,对李永昌来说就是一个模糊的国家。
他也知道大梁、大赵在背地里都喊着楚人蛮夷。
这些话对大楚来说伤害性不大,侮辱性也不大,但对这些以血脉传承的楚地秦人来说,却是一块疙瘩。
因为他们跟关外的楚人终究是不同的,即便经过了百多年的同化,依旧保留下了不少秦人的风俗,即便这些风俗他们自己都不理解,可却也知道这是他们祖先留给他们的根。
这种辈辈相传的理念导致他们在大楚并不怎么合群。
所以李永昌很好奇,他好奇这种依靠父系血脉的传承究竟是怎样延续下来的。
这对李永昌来说十分难以理解,孩子又没在父亲肚子里怀上十月,又哪来的纽带联系孩子跟父亲?
可偏偏他们的祖先也是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