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三千年前的弟子(2/3)
不全这座庞大的稷下学宫。
李沛霖抬手一挥,这方潭水被直接抽空,水在上天,谭底暴露无遗。
潭底之下果然有一块木匣,李沛霖抬手一招,那块木匣就被取出。
念头一松,那方潭水就缓缓飘落,重新落入水潭之中。
看着手里的木匣,李沛霖轻轻打开,约莫是常年被潭水浸泡的缘故,木匣已经腐朽不堪,轻轻用力便破开一个大洞。
看向其中,藏有数本古籍,只是被潭水浸泡的都粘连在一起。
李沛霖轻轻触碰古籍,其中文字便顺着指尖,直接跃然而出,凭空停滞。
密密麻麻的文字从古籍之中跳脱出来,排列在半空之中。
李沛霖双眸紧盯着半空中的文字,一字一句。
在天鸿书院之中,其中绝大多数的古籍记载的都是一些思想寓言。
稍稍有些惊奇,这其中记载的是一个传闻中的神话故事。
传说在三千年前,稷下学宫刚刚创立的初期,那时候还不成气候,只是一些个文人雅士结伴而行。
那段岁月里,稷下学宫的修士一起结伴修行论道,谈天说地,他们也就是当初最早的一批圣人。
在往后些年里,稷下学宫占据了一座品质极高的天地秘境,也就是如今稷下学宫所在的地方,自此稷下学宫才开始传道授业。
圣人们传道授业,前来拜师的修士络绎不绝。
当时稷下学宫有十二位圣人,一共开设十二座书院,有教无类。
只是在其中一位圣人的门下,出了一位堪称才情双绝的修士。
他修行极快,读书更甚,见解也极其刁钻。
在刚刚踏入修行的时候,问出的一些刁钻问题,让那位圣人都难以回答。
加上当时学子众多,圣人事务繁忙,只能是暂缓他的疑问。
原本这位才情双绝的学子进展极其顺利,从登先境到金身境圆满,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同样学有所成。
当门的圣人更是将其视为自己的接班人,甚至当时的稷下学宫之中都称他为“准圣”。
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一位圣人,只等他踏入天人境,就有资格开创属于自己的一道门脉,开创出第十三座书院,成为第十三位圣人。
只是想要开创出第十三座书院,必须开创出独属于自己的一道门脉。
对于寻常学子的确很难,可对于当时堪称稷下学宫才情双绝的他来说,绝非难事。
当时十二位圣人有半数都倾囊相授,寄予厚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