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下乡带福音 抢先上阵遂心愿(2/3)
有的点头又摇头。难以言说的表情交替出现在礼堂里。
“我报个名。”杨老师打破了这个紧张的气氛。,率先表了态。
她不是为了出风头,也不是争先进。她盼望这样的工作组多时了。要是公社卫生院可以做结扎手术,她早就去做了。
杨柳月第一次上了节育环放血不止,她就想结扎了,第二次去问时,医生说现在乡下卫生院不具备结扎条件。
“要在肚子上切个洞,你不怕痛吗?”姐妹们关切的问她。
“怕痛啊,但是,姐妹们,我们都经历过生孩子的痛楚,我想不会比生孩子更痛的。”
她前世就听说过,结扎是个小手术,那个世界的人对结扎司空见惯。她自己也在想,那些得了重病的人都要做手术,自己身体健康,做个结扎手术总比病人的手术扛得住些。为了解决自己生育问题上的后顾之忧,她早就想好了,结扎才是长痛不如短痛的唯一方法。
对于她来说,结扎工作组的到来就是给自己带来了福音。过来参加扫盲班的还不是全部家庭都到了,谭主任今天只是预热一下,让在场的家庭回去宣传一下。
农村的育龄妇女受生殖生育的困扰由来已久。但是因为以前没有节育措施。让女性朋友不得不被动生育,有的人生了十几个孩子,吃饭都是问题,更别说培养和教育了。
好多孩子生病了,家长顾不过来,几乎每家都有一个或多个孩子夭折。
孩子都是娘心尖尖头的肉,生得再多,都希望他们能长大成人。
失去孩子给这些母亲带来了极大的身心伤害。
对于结扎这个问题,大家是欲拒还迎。女同胞们都是不想生太多的孩子的。但是又害怕在身上动刀会给健康留下后遗症,有的害怕痛,有的害怕疫病夺走孩子后再也不能生育了。
这个工作的开展,谭主任压力很大。医疗组一个礼拜后来。谭主任经过几天的宣传,有四个妇女艰难地决定结扎。
这四个人里有的是实在不想生了的,还有两个家里太穷,冲着那六块钱营养费来的。加上杨柳月,有五个人同意结扎。
谭主任知道还有些人也是饱受生育之苦,还要观望一下的。领导表示,只要有一个人结扎,都会派医疗队来。现在已经有五个人了,谭主任就到公社请示医疗队早日下乡。
李铁柱家有间大的堂屋,他愿意腾出来给结扎的人住。还可以提供一个房间作为手术室。
领导们的执行能力杠杠的。这边场地和结扎对象确定了,公社就优先分配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